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市场分析 » 正文

物联网来临 我国可以为创新智能化做什么?


时间:2016-03-14 作者:五五
分享到:



 从传统互联网到智能的万物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促使IOT向智能化转化。有行业人士欧美日考察时发现,智能化正是当下硅谷乃至世界的主要创新方向。在国内,这个潮流也初现端倪。但是,智能化的创新创业,比移动互联网有更高的门槛。它需要有技术和研究的基础,在大公司的巨额研发投入之外,更多的创新是LabtoMarket(催生智能化创新的有效途径)的转化。我们应该认识这个规律,主动推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商业化,抓住智能化的大机遇。


更简单、更快捷和更便宜是过去人们对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认知。然而,智能化却是一场革命。它赋予人们“更强的自我”——不论人机交互、生物感知、空气触觉、生命基因还是智能环境等,都是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外延。人需要增强什么能力,智能化就会催生什么样的技术。无人驾驶汽车带来更方便安全的交通、外骨骼机器人让残疾人重获行走能力、VR/AR为用户提供更多身临其境实时交互的场景,智能化将加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连接。

智能化,这是技术创新转为实践最好的时代。然而,不少顶尖的创新创意往往还沉淀于重点高校和国家科研单位。众多科研成果受制于各种原因,在申报成果或者发表论文后,只能停留于实验室里,无法投入使用,也没有机会造福大众。

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实施若干规定》明确,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总额中不低于50%的比例,比此前规定明显提高。国家开始对科研成果转化政策进行优化,这是符合智能化创业趋势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差距,美国的不少大学对研究成果商业化,成立公司时对股权并没有过多约束,成果持有机构一般只收取一些费用或者只占个位数的股权比例。

有人认为,在LabtoMarket的转化上,要有更大的空间。尤其对于掌握科技成果又有勇气创业的人员,国家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支持政策。比如,在核心成果转化的公司,给予创业者更高的股权激励;或设立市场化专项投资基金,专门投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智能化技术商业应用;还可以让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Lab”,让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更好地浸润科研技术实验室。

 

关键词: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智能化    浏览量:41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市场观察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