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个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发专项“多功能离子色谱仪的开发与产业化”提交验收申请,标志着该项目顺利结题,也标志着多功能离子色谱仪研发完成,成功实现国产化,成为高端仪器“中国制造”的典型案例。
据悉,国家重大科学仪器研发专项“多功能离子色谱仪的开发与产业化”获得立项批复,项目执行期为三年半时间,项目涵盖了包括离子色谱仪的多功能研发、联用技术、应用方法以及工程化和产业化开发,联合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项目于2016年3月31日完成结题,2016年5月28日完成验收申请材料的提交。
通过项目实施共吸引149名中高端人才进行任务研究,其中博士27名、硕士74名、引进留学人员1名。项目研发过程中共培养了博士20名、硕士17名、博士后2名、高级访问学者3名。项目开发过程中已经发表相关论文56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同时申请专利44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4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一项。
实现技术上国内零的突破
多功能离子色谱仪主机包含离子色谱柱、电致膜抑制器、淋洗液发生器、电导及安培检测器、智能工作站等关键部件。其中离子色谱柱为重中之重,项目开发的亲水性阴离子色谱柱已经比肩国际水平;弱酸型阳离子色谱柱在酸碱耐受性等方面优于目前国内通用的进口产品Grace阳离子色谱柱,柱效稳定;离子排斥色谱柱完成了国内零的突破。在线柱切换技术、淋洗液发生器、离子抑制器、双极脉冲电导检测器和安培检测器也实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
长期以来,困扰离子色谱快速准确定量存在两大技术难题:一是基质复杂样品检测,二是需要富集的痕量离子检测。为解决这两大难题,该项目通过对离子色谱仪的操作条件、仪器性能进行优化和完善,离子色谱柱切换的开发,实现了复杂样品的快速分离分析,提高了检测灵敏度,打破了国际相关产品的垄断;同时,应用集成包的开发,使该离子色谱的整体功能和效益得到最大发挥,实现了在环保、化工、电子、能源、食品饮料等领域样品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