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行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的本、兴国的器、强国的基。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积淀,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在500多种工业产品当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存在。与工业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的优势主要还体现在工程机械、家电、电子消费品等模块化架构产品,以及通信设备、高铁、核电装备等大型复杂装备领域,但在需要前沿科技支撑的核心零部件领域,仍相对缺乏优势。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行业新模式,推进传统仪器仪表产行业生产、管理与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作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与中国制造行业发展要求的战略选择。从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迈入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
首先,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变,迈向中高端。
《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该计划进入了“启动实施”阶段,今年除了“深入实施”的表述外,还强调要“加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机器人,3月11日上午,在工业与信息化部召开的就“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有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副部长辛国斌还特意对我国机器人仪器仪表产行业发展做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