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航天事业逐渐从传统的服务国防、探索太空,转变为服务人类、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快舟十一号计划于2018年一季度以“一箭六星”方式首飞,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落户武汉。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吸引了来自社会资本、产业、技术等各方面优势力量源源不断地汇入。
从2015年我国发射第一颗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吉林一号”,到今年初“快舟一号甲”火箭“一箭三星”纯商业发射成功。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据预测,到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将超过1.7万亿元规模,中国市场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等将达8000亿元。
日前,第三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在武汉举行。与会专家纷纷就商业航天项目合作与技术发展态势等开展研讨,携手助力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再上新台阶。
社会资本多元运作
今年初,完全按照市场方式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参与的“快舟一号甲”小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崭新步伐。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制的快舟十一号中型固体运载火箭,计划于2018年一季度以“一箭六星”方式首飞,快舟家族将再添一员得力干将。
“快舟十一号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5吨,能够进一步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航天科工四院火箭公司副总经理查雄权说,除了在火箭产品研发上注意成本控制外,快舟十一号还将采用机动发射和新型测控等方式减少费用,简化卫星与火箭之间的测试环节和过程,并搭载多元商务手段,通过买保险,降低火箭发射失利后的成本,使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和性价比得到了综合提升。
“快舟”系列火箭的腾飞,催生了商业航天产业精准落地。今年4月份,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开建,吸引了来自社会资本、产业、技术等各方面优势力量源源不断地汇入。航天科工火箭公司率先入驻,一期总投资约17亿元,建设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计划于2018年建成投产,将形成年产20发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预计今后两年内,每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
“发展商业航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三方积极性。”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表示,由航天科工、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引导基金、武汉市政府投资平台及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长江航天产业基金,将主要围绕产业基地内的商业航天、军民融合、双创等领域开展投资,首期募集资金25.8亿元已经到位。
预计到“十三五”末,以航天科工为代表的近150家企业将入驻园区,实现年产值300亿元。这些领域的优势企业将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里大有作为。
“互联网+”创新思路
“跨界”“融合”“互联”“共享”——在“互联网+”时代,航天发射、卫星应用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正在重新建立。
由于沙漠、山脉和海洋等环境因素,全世界一半人口没有接入互联网,信息匮乏限制了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为此,航天科工提出建设“虹云工程”,以天基互联网接入为主要目标,基于低轨通信星座及其地面系统,与现有通信系统相辅相成,为“互联网+”战略实施和产业化发展搭建信息交互平台。
“以‘虹云工程’为代表构建的天基互联网,将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支撑平台,有助于培育‘互联网+’航天新兴产业。”航天科工二院二部虹云工程总设计师向开恒告诉记者,该工程是我国首次提出建立基于小卫星的低轨宽带互联网接入系统。小卫星、低轨和宽带的组合设置,完全契合商业发展需求。
按照规划,“虹云工程”被分解为“1+4+156”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计划在2018年前,发射第一颗技术验证星,实现单星关键技术验证;第二步,到“十三五”末发射4颗业务试验星,组建一个小星座,让用户初步体验;第三步,到2022年实现全部156颗卫星组网运行,完成业务星座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