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商讯】几年后的智能家居,或许都可以通过深度学习云端的数据就能把事情做好,但你一定更希望它像智能手机一样互联互通,以便随时随地远程操控。
置身物联网行业,企业和开发者往往会面对五花八门的技术平台,无从选择;每个平台都要考虑设备兼容性、应用程序、传感器、乃至底层技术,繁琐至极;更要命的是,物联网还覆盖海量应用,它可以是一款跟你对话的智能音箱,也可以是一双检测人体数据的智能跑鞋,当然也可以是一台在农场里播种的无人机。
面对如此复杂灵活的应用场景,未来催生物联网的主要技术分为了三块:一个是连接能力,一个是计算能力,还有一个是数据处理能力。
第一个连接能力就是连接各个物体,使它们互相“通话”,有短距、中距和广域的连接技术;中间包括CPU、GPU、多媒体、图像、传感器、定位等这些在手机里的计算技术,将被转移应用到物联网;后两者都将基于数据算法。
这时候对于投身物联网发展的制造商来说,一个个满足于不同行业应用产品的技术平台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可以说,选择一个技术平台,就是选择了一种物联网生态系统。
万物互联,连接为本
“目前利用高通公司技术的物联网产品出货量已超15亿部,我们已推出超过25个物联网的参考设计平台,以帮助制造商快速且低成本地开发物联网终端,产品涵盖智能手表、智能家居、联网摄像头、无人机、VR等。”在接受采访时,高通市场总监Ignacio Contreras对CNET记者表示,高通在物联网领域的独特优势在于,可以将移动领域的领先技术复用在物联网之中。
为什么手机中的技术可以或者需要应用到物联网?
原因之一,蜂窝通讯技术经历30多年发展,具备覆盖广的先决条件,不需要重新部署,最直白的例证就是,无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手机基本都有信号。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在全球160多个国家中,超过500家运营商部署了LTE,超过400个厂家发布了超过5000款支持LTE的各种产品——借助过去数年智能手机的发展脉络,LTE已经成为最容易获得且性能最容易保证的无线通信主流技术。
原因之二,运营商花费了很大精力部署蜂窝通讯技术,在连接、安全、质量方面都有充分保证,确保了它是始终在线、安全可靠的一个基础设施。
一个手机里面的通信系统尽管五花八门——有4G、GPS/北斗、FM、Wi-Fi、蓝牙等,这些都是射频系统,要收发数据、处理各种信号,还要全部塞在一个极其轻薄、小面积的金属壳子里,且壳子里的电池、相机等机械构件还都在抢占资源。能在这么一个严苛的设计环境里,既兼顾技术的进步,又兼顾多个系统的兼容、功耗、成本和散热等其他指标,充分说明它经过了一个长期融合的过程,自然适合低成本模块的物联网。
原因之三,蜂窝通讯行业生态系统的从业者非常多,在网络侧有全球主流的基础设施厂商们,终端侧有手机厂商们,芯片侧有高通等研发者,大家从标准的制定到技术的发展和验证,再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以及整个网络、整个手机的优化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
当然,仅仅把现有的LTE技术简单平移到物联网终端是行不通的,为了支持更广泛的物联网终端连接,低功耗和较低数据传输速率也是一个需求,这些如何解决呢?
目前,3GPP制定了三种关于物联网的标准连接技术,一种是eMTC(Cat-M1,物联网的一种连接场景),是机器之间通讯的标准;第二种叫NB-IoT(Cat-NB1,窄带物联网) ;第三种是EC-GSM(扩展覆盖)。
前两种技术的主要任务是降低系统复杂度、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的续航时间,去掉不必要的能力,比如高数据率、高移动性和超强传输能力,尤其是根据物联网的要求量身定制,达到提升电池寿命、降低成本、提升小区内部署总量的要求,实现其他的益处。EC-GSM是基于GSM(2G)技术,主要针对一些还保留原来2G网络的运营商。 E-GPRS会在传统GSM基础上继续演进,加入增强的特性,比如更深的覆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这三者都会共同存在并共同发展。对此,高通认为三者各有长处,因此主张多模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