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新闻头条 » 正文

我国建成6万多个监测站,各类仪器各显神通


时间:2017-11-13 作者:
分享到:



近期,我国宣布已已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络。在地面建成了6万多个监测站,覆盖了全国96%以上的乡镇。

“打赢蓝天保卫战。”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倍感责任重大,“在整个生态体系中,气象是基础和前瞻。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我们气象部门要发挥好基础性、前瞻性和保障性作用。”

据介绍,在过去的5年里,气象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防灾减灾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我国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世界气象中心,这其中离不开各种仪器设备的辅助。

“通过‘观云识天’预知天气变化、趋利避灾,古已有之,今更胜昔。”刘雅鸣介绍说,气象监测是预报的基础,也是他们大力推进的重点领域。

正是雷达、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气象观测手段的发展,为更加准确地“观云识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减少气象灾害损失、保护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了可靠支撑。

“当然,我们要在对老百姓特别需要的小尺度的、突发的天气灾害监测上进一步加强;还要在提高预报精确度、预见期上下更大工夫;同时进一步加强气象核心科技攻关。”刘雅鸣说。

气候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在我国,气象灾害发生率占自然灾害的71%左右,能否科学精准预测预报气象灾害至关重要。可以说,百姓安危的分量有多重,气象综合防灾减灾的担子就有多沉。”刘雅鸣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单纯的天气预报信息难以满足公众的需要,精细化的产品和个性化、智慧化的服务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气象部门将致力提供更全面、更周到、更精准、更体贴的气象保障服务。

“新时代,我们要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气象人的努力。”刘雅鸣信心满满地说。

雷达、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气象观测手段的发展,为减少气象灾害损失、保护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了可靠支撑。我国目前已基本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络,切实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更周到、更精准、更体贴的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灾害立体监测网络是利用现代化气象观测手段,提高气象灾害预测的准确率和精准度,从而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要加强发展气象核心科技,加强防灾减灾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关键词:监测 仪器仪表 测试测量    浏览量:1431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