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可靠性指标包括了设计、安装、质量、环境、使用、维修对产品的影响,而合同可靠性指标仅包括设计、制造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同一产品的使用可靠性指标要低于合同可靠性指标。
对于合同中规定的定量要求,必须同时明确相应的验证要求。验证可以是试验验证、使用验证或综合评估。
(2)可靠性的定性要求 可靠性的定性要求是指用一种非量化的形式来设计、评价,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可靠性定性要求可分为设计要求和定性分析要求两种。
①定性设计要求:所谓定性设计是为满足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而完成的一组可靠性设计。主要的定性要求见表如下:
②定性分析要求;主要的定性分析要求见表:
可靠性指标是定量设计的尺度依据,建模、预计、分配等是可靠性定量设计的工具和手段;可靠性设计准则是定性设计的重要依据,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是有效的分析手段。在工程设计工作中,应正确地处理定量设计与定性设计的关系,定量设计应与定性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4.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
可靠性设计是为了在设计过程中挖掘和确定隐患及薄弱环节,并采取设计预防和设计改进措施,有效地消除隐患及薄弱环节,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主要是评价产品现有的可靠性水平和确定薄弱环节,而要提高产品的固有可靠性,只能通过各种具体的可靠性设计来实现。
可靠性设计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可靠性模型,进行可靠性指标的预计和分配。要进行可靠性预计和分配,首先应建立产品的可靠性模型。而为了选择方案、预测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找出薄弱环节,以及逐步合理地将可靠性指标分配到产品的各个层面上去,就应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反复多次地进行可靠性指标的预计和分配。随着技术设计的不断深入和成熟,建模和可靠性指标分配、预计也应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2)进行各种可靠性分析。诸如故障模式影响和危机度分析、故障树分析、热分析、容差分析等。以发泄和确定薄弱环节,在发泄了隐患后通过改进设计,从而消除隐患和薄弱环节。
(3)采取各种有效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如制定和贯彻可靠性设计准则、降额设计、冗余设计、简单设计、热设计、耐环境设计等,并把这些可靠性设计方法和产品的性能设计工作结合起来,减少产品故障的发生,最终实现可靠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