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线性分组码的Tanner图
通常有两类LDPC码,一类是随机码,它由计算机搜索得到,优点是具有灵活的结构和良好的性能。但是,长的随机码通常由于生成矩阵没有明显的特征,因而编码复杂度高。另一类是结构码,它由几何、代数和组合设计等方法构造。随机方法构造LDPC码的典型代表有Gallager和Mackay,用随机方法构造的 LDPC码的码字参数灵活,具有良好性能,但编码复杂度与码长的平方成正比。后续,提出采用几何、图论、实验设计、置换方法来设计LDPC编码,极大地降低了编码的复杂度,使编码复杂度与码长接近线性关系。
2. 极化码—Polar码
Polar码是由土耳其比尔肯大学教授E. Arikan在2007年提出,2009年开始引起通信领域的关注。Polar码是一种新的信道编码方案,它是基于信道极化理论提出的一种线性分组码。理论上,它在低译码复杂度下能够达到信道容量且无错误平层,而且当码长N增大时,其优势会更加明显。
信道极化理论是Polar编码理论的核心,包括信道组合和信道分解部分。信道极化过程本质上是一种信道等效变换的过程。信道计划过程如下图所示,当组合信道的数目趋于无穷大时,则会出现极化现象:一部分信道将趋于无噪信道,另外一部分则趋于全噪信道,这种现象就是信道极化现象。无噪信道的传输速率将会达到信道容量I (W),而全噪信道的传输速率趋于零。Polar码的编码策略正是应用了这种现象的特性,利用无噪信道传输用户有用的信息,全噪信道传输约定的信息或者不传信息。
信道极化过程示意图
根据上述信道极化理论,Polar码选择I (W )接近于1的完全无噪声比特信道发送信源输出的K位信息比特,而在I (W)接近于0的全噪声比特信息上发送(N-K)位冻结比特。通过这种编码构造方式,保证了信息集中在较好的比特信道中传输,从而降低了信息在信道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保证了信息传输的正确性。
3. Turbo码
Turbo码是由法国科学家C.Berrou和A.Glavieux发明。从1993年开始,通信领域开始对其研究。随后,Turbo码被3G和4G标准采纳,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统治。
Turbo码由两个二元卷积码并行级联而成。Turbo编译码器采用流水线结构,其编译码基本思想是,采用软输入/软输出的迭代译码算法,编码时将短码构成长码,译码时再将长码转为短码。Turbo码的编码结构如图所示。Turbo编码器的结构包括两个并联的相同递归系统卷积码编码器,二者之间用一个交织器分隔。编码器Ⅰ直接对信源的信息序列分组进行编码,编码器Ⅱ为经过交织器交织后的信息序列分组进行编码。编码的全过程是,信息位一路直接进入复接器,另一路经两个编码器后得到两个信息冗余序列,再经恰当组合,在信息位后通过信道。为了使编码器初始状态置于全零状态,需在信息序列后添加mbit尾信息(未必全是0);但由于交织器的存在,编码器Ⅱ在数据块结束时不能回到零状态(要使两个编码器同步置零,必须设计合适的交织器)。
二、标准化进展
2016年10月的里斯本会议以及11月的里诺会议上针对eMBB应用场景讨论了信道编码方案,候选编码方案有美国主推的LDPC码、中国主推的Polar码以及法国主推的Turbo码。而编码应用主要集中在两类信道:数据信道,控制信道。数据信道用来传输数据,如视频业务,控制信道用于传输控制信令等信息,如寻呼信令。数据信道编码所需要的码长范围远远大于控制信道,且数据信道编码需要支持高速率数据传输,因此,又有长码和短码之分,而控制信道由于对码长有限制,即不超过100bit,因此,控制信道只有短码。两者码块信息比特长度的大致范围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