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外援磨削加工后残余应力的计算模型
3.1 数字模型设计
数字模型主要用来模拟外圆精磨工艺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如图5所示。所采用的方法并未考虑切屑去除机理。将砂轮假设为随着工件速度Vw沿着表面移动的热源。
图五:数字模型:热载荷和界面状况
在砂轮的单圈加工过程中,沿表面的磨削条件在切削、进给两个方向上保持常量,因此可以仅考虑柱工件的一部分即可。利用SYSWELD软件对柱件的第8个2D平面应变模型进行处理。在建立该2D模型时还要考虑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材料属性。
工件的初始温度T(t=0)=20℃。在上表面和侧面,用热对流传导系数hconv(W.K-1.mm-2)来表示热对流。底面的热损失假定为0。热边界条件如图五所示。
3.2 热源求值
热源长度和砂轮-工件之间的接触长度相等。
进入工件的热通量计算如下:
图六:热源计算
公式1为磨削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Ft为磨削切向力,Vg为工件-砂轮滑动速度。此外,还观察到在磨削中所有产生的能量都被转化为热能。砂轮-工件间的热通量总量qT(W.mm-2)和公式4的滑动速度以及公式2中单位接触面积ft(N.mm-2)上的切向磨削力成比例关系。
最后,工件qw(W/mm-2)上的热通量密度计算如下: 其中, εw是转化为工件上热量的总能量的一部分。在CBN砂轮配用油润滑加工中,εw约为20%。实验发现在外圆精磨中,热通量形状为准矩形。
3.3 机械模型装置
机械计算考虑了热弹塑性机械性能;求得弱耦合热机械计算。砂轮的影响模拟为速度为Vw沿着表面移动的正常压力。外加荷载的量级由接触区的正常磨削力求得。通过X、Y方向上对位移的限制求得工件底面上的运动学边界条件。
3.4 热学结果
图七为模拟的热学结果,条件参数为:Vw=7m.mn-1,Vs=17m.s-1,fz=3mm.tr-1,ap=8μm。
图七:不同深度条件下沿切削方向的温度轮廓
观察发现最高峰值温度接近Ac1=750℃(奥氏体化初始温度)。但达到一定深度后,温度超过了HSS(450-600℃)的回火温度。此外,由于冷却速率过高,磨削表面出现了高度集中的热梯度(≈300μm)。
图8给出了Jaeger分析策略对比,结果显示一致性良好;从而证实了数字模型。图中的差异主要是由于FE模型的热对流引起的热交换所致,而Jaeger模型则没有考虑该因素。
图八:不同深度条件下数值模拟温度和分析计算温度
工件速度变化的影响如图9所示。
图九:Vw对磨削表面下的温度轮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