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行业要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和专注领域
华为通过“HuaweiInside”打造汽车子品牌的做法,侧面说明软件能力对汽车产业的重要性。未来智能汽车硬件的差距不断缩小,最后的差别或者差异化将主要体现在软件上。
“软件定义汽车”,会颠覆汽车产业链原有价值分配格局吗?李一帆认为,随着汽车智能化,软件架构对整个电子电气架构的影响非常大。但这套架构最终由谁主导尚不明晰。未来软件在智能汽车中会扮演重要角色,利润相应变得更高,这是大概率事件,产业价值链重新分配趋势很明显。
具体到激光雷达,一些厂商也开始提供软件层面的服务,比如将感知算法作为产品的附加值之一。禾赛也在激光雷达感知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布局。
李一帆认为,激光雷达对整个智能化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的影响非常大。禾赛作为激光雷达厂商,与高附加值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系统关联度更高,很大程度上在智能驾驶的“长板能力”上提高了天花板。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禾赛都有深厚积累。尽管这些与芯片、光电以及机器人相关的技术积累和造车具备一定共性,但目前为止,禾赛没有造车的冲动。
在李一帆看来,造车不像以前那么难,但不代表每个人做都能成功。看起来门槛更低的时候反而会更难做。
“每一个细分行业都要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模型和专注力聚焦点。”李一帆说,造车还有更多东西是禾赛今天所不具备的。“今天肯定不希望把公司定位成不断往造车这个方向走的公司,因为每个公司都有它的能力边界,和它擅长和喜欢做的事。”
至于产业链上各家企业的最终边界在哪,李一帆认为这取决于“谁做事的效率更高”,也就是看谁做这件事的效果更好、成本更优。“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类型的客户上,可能大家最终的边界都不一样,今天把它(边界)定下来会太早。”
眼下,李一帆和禾赛的目标,就是专注把激光雷达产品做好,至少在客户眼里是最优的选择,下一步才会考虑做哪些事情效率更高。但无论如何,李一帆都不觉得“每个人的终极目标都得是造车”。(文/凌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