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商情》:1965年至1979年你负责用“交叉电容法”建立了国家电容标准。在此过程中,你经过多年钻研,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变动边界微扰法”,解决了相关的一些难题。
张钟华院士: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电学计量基准的准确度为10-5量级。1956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汤普逊(A. M. Thompson)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原理“交叉电容法”。据此可以建立准确度达到10-7到10-8的电容计量标准,比原来提高两个数量级。计量院负责建立国家电容基准的课题组也准备研制类似的装置。但是,要建立该种装置需要高超的机械加工装置,超出了我国的能力。我接受了这一任务后,打算发展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用实际电极加工误差的数据进行修正,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准确度。此种想法后来得到成功,我们提出的新型计算方法称为“变动边界微扰法”。用该法进行修正后我国建立的国家电容基准达到了1×10-7的准确度,属于国际先进行列。
《仪器仪表商情》:1995年您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电磁计量基、标准的研究。其主持完成的“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课题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是怎么产生的?
张钟华院士:量子化霍尔效应是德国科学家克里青(von Klitzing)在1980年发现的。利用此种效应可以建成准确度极高的电阻计量基准。克里青因该项重大发现荣获了198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