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资深专家 » 精英人物 » 正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时龙:微波光子学的逐梦人


  来源: 中国侨网 时间:2022-11-28 编辑:仪器仪表WXF
分享到:



潘时龙,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在微波光子学领域辛勤耕耘、不懈钻研,为雷达装上了一双“智能眼睛”。



回国任教勇攀科研高峰


2009年,潘时龙正在加拿大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彼时,世界主要国家在微波光子学领域展开激烈竞争。1年后,当面对去留的选择时,潘时龙决定回国。他来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担任教职,年仅28岁就被破格擢升为教授。虽然推开了国内微波光子学的大门,但他仍然面临着没有仪器、没有学生、没有科研团队、没有研究平台的起步困境。就这样,潘时龙心怀对科研事业的热忱和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到了科研平台的建设中。


事在人为,潘时龙逐个克服平台建设中的困难,一步步创建了高水平研究平台,微波光子学在南航从无到有,驶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2013年6月,“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这是微波光子学在我国首次进入省部级科研基地名单,也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学科的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回国创业的路远比想象中更加艰辛。刚到南航时,潘时龙发现国内缺乏分析测量工具,而自己在国外用到的高端测量仪器对中国禁售,这让他下定决心自主研制所需仪器。功夫不负有心人,潘时龙最终与团队研发出全新的光矢量分析技术,打破了国外测试仪器公司的长期垄断。


解决了仪器问题后,潘时龙又带领团队研制出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雷达。与传统雷达相比,新雷达可以以视频方式看到目标,能够对小尺寸目标进行实时高分辨成像,这为下一代多功能雷达研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培养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潘时龙怀揣着助力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梦想来到南航。在此期间,依托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巨大发展和学校的平台优势,他带领团队瞄准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技术应用实现突破。与此同时,作为青年教师,他深知用“1”带动“N”的意义和责任,他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更多青年学子,培养更多科技创新的后备力量。


在孜孜不倦带领团队进行科研攻关、磨炼学生科研能力的同时,潘时龙还非常重视与学生进行科研之外的交流。他热爱教师职业,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还曾给学生讲过“幸福课”。他常用“积极作为,无问西东”来勉励自己和学生,将得失先放置一边,最重要的是拼尽过全力。


如今,潘时龙已培养出100多名研究生,而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赛场上,他也指导学生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等优异成绩。全球每年只有10人获奖的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奖学金,潘时龙所指导的学生就有多人获奖。


一路走来,潘时龙始终把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作为自己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微波光子学的逐梦之路上,他正带领学生奋力奔跑。

关键词:    浏览量:3756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人物专访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