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鸿涛博士:我们最开始选了“3”和“5”这两个数字,留出来“1”、“7”和“9”。本质上,我们希望把一块芯片能力做深、做透的同时,依旧有横向扩展的机会。“1”代表着更低功耗、更低成本的极致版,“7”和“9”则意味着更复杂的体系,比如朝着多发多收,甚至4D成像的产品系列去做。总体来说,我们希望能持续地给市场带来高性能的产品。
Q:请问判断一款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好与坏有哪些指标?矽典微做得最好的是哪些方面?
徐鸿涛博士:很难通过对比一个个指标来直接判断芯片的好与坏,因为芯片的指标光科目就有几十项。矽典微将指标拆分成应用和芯片两个层级。最终对用户来讲,涉及更多的是应用层级的体验。
我们最初建立矽典微设了三个目标:首先是成本要降一个数量级。原来毫米波雷达方案的成本要几百元,现在矽典微可以做到几十元,甚至是十元左右的价格。
第二是把产品体积变小。原来一个毫米波雷达是个大板子,加上外壳之后体积就更大了。矽典微在传感器尺寸上做得很小,形同指甲盖大小。这样的体积带来的好处是适配性更广,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第三是在功耗上下功夫。大家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无线的能力已经非常成熟。但产品供电不能解决,则应用部署会受限。由于毫米波雷达芯片需要嵌入到多种系统里,对功耗有一定的要求,矽典微的产品实现了电池供电,可做到超低功耗。
Q:请您总结一下矽典微最核心的竞争力?
徐鸿涛博士:首先,矽典微的技术能力已建立了明确的壁垒。我强调的技术能力,并不是指单点的技术能力。因为单做毫米波收发机、高速高精度AD、相应器件、算法等,很多厂商都能胜任,但要有完整综合能力很强的团队是不容易的。团队在任何一个环节上有短板,就是产品的短板。所以,矽典微在打造团队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形成了综合能力方面的高壁垒。
另一方面,矽典微在正向定义产品上也建立了壁垒。国内厂商可能之前因为国产替代的机会,快速赚到了第一桶金,但企业往后发展,团队自身还是要有创新能力,要有正向定义产品的能力,有正向解决系统层面应用痛点的能力。
对于以上这些能力,矽典微已经通过打造第一代产品形成了闭环。所以,我们有更多的信心,去迭代未来市场没有先例的产品。
Q:说到正向定义芯片产品,您认为挑战在哪里?
徐鸿涛博士:我认为有两个挑战:第一,需要对应用场景有充分的理解,看到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这个问题做极其量化的拆解,这不是所有做芯片的人都熟悉的,更多的是对系统能力的考量。
第二,要把这些量化的问题转化到对一个芯片规格的定义,需要做大量系统方面的计算、仿真,才能拆解出来芯片的某个指标变化,会影响系统上面的哪些体验,二者要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应用层面的指标,可能就有十来个,拆掉芯片就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其一一对应的关系则变得非常复杂。做替代和模仿的产品,规格都写好了,只需要按照指标一个个去做。而正向定义芯片,这些指标需要自行推算出来。一个指标推算错了,就会面临这款芯片不能符合场景应用的巨大风险。
独家专访
聚焦四大领域 研发兼备广度与深度
Q:据了解,矽典微目前聚焦智能家居、家电、照明以及安防四大重点领域。请谈谈未来的研发方向?
徐鸿涛博士:矽典微在研发上兼具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在深度上,我们持续对产品进行升级迭代。以具有挑战性的创新技术,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极致的体验。
在广度上,我们将基于高速发展的智能家居、家电领域市场的良好基础上,扩展到照明以及交通、安防、车载等更需要复杂的技术体系领域。目前,新产品系列的推进已在稳步进行中。
Q:矽典微最近推出了新产品,请问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是做产品迭代规划还是把产品铺开应用?
徐鸿涛博士:创立矽典微的初心是将高大上的毫米波雷达技术平民化。目前看来,我们已将平民化大规模应用到市场中,但仍然不够,市场对毫米波传感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历史上,很多传感器发展都是遵循这样的规律:一开始很高大上,平民化之后会逐渐产生非常多不同的系列、规格和能力。
我们同样也把毫米波技术落在这样长的时间维度上,遵循这样的技术发展规律。我们认为,毫米波技术仍处在非常初期的阶段,未来可发展的空间非常大。立足当下,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让不断革新的毫米波传感器技术快速落地,将技术能力做到极致;第二,我们将朝着更复杂的技术路线演进,紧跟市场反馈,让芯片产生更多迭代,应用算法也沿着这个技术路线不断地往前推进。
Q:矽典微成立时间不算特别长,但发展很快。请问有没有上市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