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传感器越来越热。
近期,有消息爆出特斯拉重新启用之前抛弃的毫米波雷达,为行业增添了新的“爆点”。去年3月,华为首次将毫米波传感技术应用于家庭,“毫米波”一度登上了热门词。与此同时,一批国内外企业的大额融资报道,显得毫米波传感器格外“吸金”。
作为一种非接触式传感技术,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具有感测精准、不受恶劣环境条件干扰等优点。权威数据显示,到2023年,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市场总量将达千亿元。
“毫米波传感器的智能化能力是被远远低估的。”矽典微CEO徐鸿涛博士笃信,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实现平民化的毫米波传感器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徐鸿涛博士在2018年集结了一群经验丰富、高技术素养的行业“老炮”们创立了矽典微,用同类企业一半的时间,完成第一代毫米波传感器产品“研发、量产、客户认可”的商业闭环。
面对毫米波传感器如何实现更加主动的智能化服务,扩展到更多平民化的复杂体系应用,短短5年的时间,矽典微给出了他们的最新答案。
矽典微CEO徐鸿涛博士
3月29日,在深圳国际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展览会上,徐鸿涛博士发布了两款XenP系列毫米波传感器,旨在帮助客户优化智能设备对人体测距定位和多目标识别的需求。
其中XenP202TT基于高性能、多片级联的S5系列SoC,在硬件算法上优化了轨迹追踪和多目标识别。XenP102RM基于轻巧易用的S3系列SoC,提升精准测距能力,与人体定位功能相结合,优化距离感应算法,深入丰富的智能家居、智能照明、安防检测及智能商业应用场景中,凭借毫米波的天然优势,让无感交互的智能时代踏上新台阶。
图片矽典微XenP202TT多目标识别和XenP102RM人体测距感应毫米波传感器
发布会上,徐鸿涛博士为观众介绍了矽典微XenP影系列毫米波传感器带来的创新变革,为了让现场观众更直观地了解产品的功能和特性,现场带来了基于XenP202TT的智能风扇风随人动的效果演示,以及XenP102RM的智能灯随人动的绚丽灯光效果演示。无论人在走动、静站状态下,都能被精准识别并清晰地呈现。为让客户能更好地体验毫米波传感器SoC的性能,两款产品已在矽典微芯选玩盒商城上线。
在采访中,徐鸿涛博士告诉记者,2023年将是矽典微高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他也同记者分享了矽典微打造智能毫米波传感器背后的故事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看法。
以下是专访对话内容:
创业选择毫米波赛道 敢做颠覆性产品
Q:请您谈谈矽典微为什么选择毫米波赛道?当时是怎么判断这个市场的?
徐鸿涛博士:从做项目开始,我们就做了两个判断:一个是商业逻辑上判断我们做这个产品,对客户或者应用需求是不是真正有价值;二是基础能力上判断我们团队是否认可做这个产品。我们团队的基因是希望做一些有门槛的产品,能做正向的产品定义,而不是仅做跟随、替代和模仿。
矽典微团队前期的积累,不仅体现在高频上,还有实现完整SOC的能力,在电源管理、信号处理、硬件加速、收发机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自主研发。这也展现了我们选择这一赛道,足以支撑产品研发的快速推进。
毫米波的智能化能力是被远远低估的。虽然大家奔着车用领域、5G去布局,但我们认为传感器真正实现大规模普及,一定是发生在消费类、工业类的应用场景中。而这些场景,需要好的毫米波传感器,矽典微应该去完成这个重要的使命。因此,基于这样的基因和情怀,我们希望做点与众不同且有颠覆性的产品,选择了这一赛道。
Q:请您分享创业或研发过程中的一些挑战?
徐鸿涛博士:创业最大的乐趣就是克服艰难的过程。在过往的五年里面,矽典微经历了很多挑战。一方面是我们做的事情的确很难,主要难在产品开发上;另一方面,我们在做创新的产品,要教会客户怎么用,将供应链全部打通,这是创业最辛苦的过程。但反过来说,这也能促使我们的能力不断提升。
虽然大家觉得这是个机会,但毫米波芯片方案的开发周期慢、时间长,真要真金白银投入去做,还是让人有些犹豫的。因为企业无论成长有多快,规模有多大,都需要去走通一个芯片公司该有的商业模式和艰难历程。这不仅需要团队有耐心,也需要投资人有耐心。
坚持正向定义 三项指标树立行业标杆
Q:我们看到矽典微的芯片有S3和S5,请问命名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