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当初被评为院士的两项主要贡献,陈星旦院士自豪地、直接地说,“光冲量测量技术是我独创的,现在看来仍然是很先进的技术。”当年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中,为了测定爆炸的光辐射威力,在没有任何资料可参照的情况下,陈星旦独创性地构思了测量方案,研制了两种光冲量计,令国家第一次原子弹爆炸的光辐射数据得到准确记录,圆满完成了任务。用陈星旦院士的话说:“这是我一生中的亮点。”
而对于另外一个主要贡献——短波光学技术,陈院士很坦荡地说到,“这个不是独创的技术,是跟踪国外的,我的作用在于开拓了该技术,为某些应用打下了基础。”
陈星旦可能是国内最早开展近红外光谱仪器研发的人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一直致力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应用研究。在过去主持了“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以及主持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粮食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的研究与开发”,先后研制了“三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可用于饲料、粮食、土壤养分、人参、血液、茶叶、煤、纺织品、面料等领域。
但是,陈星旦院士却这么说到,“我评院士的材料中,一点儿也没提近红外。”从话语中不难听出,这也正是院士难以言说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