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吸取其他产业以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规划》提出设立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这将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有效的第三方评测数据可帮助用户选择国产机器人产品,有利于产品市场推广;二是可降低中小企业研发、制造成本,有助于产品改进;三是权威认证报告可以作为有效的指标,帮助政府进行补贴、课题立项等决策。”姚之驹认为。
此外,姚之驹表示,通过上述举措,可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于有实力的优秀企业,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最终达到产业发展的目的。下一步政府还将出台《促进机器人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等政策,相关的财税、金融配套政策也在讨论中。
服务机器人进入顶层规划
“万亿市场起舞在即。”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推动下,机器人产业将是最有前景的产业,其中服务机器人的市场更值得期待。”
《规划》在主要任务中明确,促进服务机器人向更广领域发展。围绕助老助残、家庭服务、医疗康复、救援救灾、能源安全、公共安全、重大科学研究等领域,培育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重点发展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四种标志性产品,推进专业服务机器人实现系列化,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实现商品化。
“本次《规划》的一大特色是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并举。”敦智产业研究所研究总监谢医军从产业的角度分析指出,“以往的政策是比较偏重工业机器人研发、产业化,会更多提及关键零部件等传统短板,但本次文件中服务机器人已经占了篇幅上的半壁江山,显示了国家对服务机器人市场的前瞻性认识。”
全球个人机器人时代(Personal Robot)已经来临。“未来5-10年,每个人身边都会有10个机器人,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上将会有600亿的机器人,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余凯此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如此表示。
龙头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规划》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规划》有利于产业内优秀公司的发展,龙头公司将脱颖而出。”业内人士表示。
根据《规划》,将重点发展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等十大标志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