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的自我装备水平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国产仪器在政府采购中屡遭“歧视”。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减速换挡”期,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也是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国产科学仪器行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将如何走出一条新路?
国产科学仪器遭“排挤”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高级顾问闫增序分析道,2015年,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一个调整,虽然没有其他设备行业对市场的反应那么敏感,但整个行业明显感受到了下行的压力。
长期以来,国产仪器与进口仪器之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12年到2014年,逆差分别为170亿美元、166亿美元和177亿美元。
“国产仪器价格上比进口仪器便宜,比较合算,但国产仪器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问题。所以,宁可多花点钱买进口仪器。”一位从事材料研究的科研人员这样说。其实这也是我国许多科研人员的共同感觉。
中国科协曾经做过一个针对国产仪器和进口仪器的调查。在技术上,现有国内中低档产品大部分可替代进口产品,但高档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与国外产品相比,相差l~2个数量级。在测量精度上,现有国内产品与外国产品一般相差1个数量级。
2011年,为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提供经济科技支撑,科技部、财政部共同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近年来,尽管国产科学仪器和国外产品在价格、质量和性能上的差距不断缩小,但技术进步却没有带来相应的销量增长。同质化竞争、招投标“遭排挤”、国外技术壁垒等因素,造成当前国产科学仪器仍然处境尴尬。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专职副理事长李跃光认为,未来几年间,我国检测机构、工业项目、重大科技专项、新药研制还将采购大量进口仪器。如果这些检测数据、工艺参数等信息均被国外大量掌握,对我国的信息安全不利。
我国科学仪器产业亟待提升
在近日举行的第10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科学技术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吴学梯分析了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