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市场分析 » 正文

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197亿


  来源: 电子发烧友网 时间:2020-01-15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根据Markets and Markets的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已突破80亿美元,并预计道2020年达到125亿美元,2025年将达到192亿美元,同时,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预计2019将达到125亿元,2023年将达到197亿元。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相对人类视觉,机器视觉在速度、感光范围、观测精度、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机器视觉市场在2018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 2019年总体实现了较为温和的增长。在消费电子、液晶面板、动力电池、太阳能等行业应用,依然对机器视觉有着强劲需求。"安森美半导体大中华区智能感知部工业市场营销经理颜凯对记者表示,“当然,考虑到行业有各自的周期,它们表现出的增长不尽相同,例如2019年,受累于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饱和,消费电子应用增长呈现放缓。”


在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升级的战略下,工业制造会保持增长的趋势。这对于机器视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例如,更多的分辨率选择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更高的帧率提升系统的效率,多光谱成像等等。产品会向更高分辨率升级,十年前,典型工业相机的分辨率为30万到200万像素,现在已经逐渐向500万和1200万像素升级。


除了传统制造业,安森美半导体也非常看好智能交通和物流行业。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对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日益旺盛。而智能交通系统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确保城市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应用是另一个亮点。随着电商的高速增长,中国物流行业蓬勃发展。更多的包裹需要更有效率的处理。机器视觉技术会广泛应用于包裹分拣、无人仓储方面,大幅提升物流效率。


当然这些应用也会对机器视觉技术本身提出新的要求。


(一)性能的提升


包括更高的分辨率、更高的带宽、以及更加智能的算法。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普及,客户会更多元化,需要更好的产品满足众多需求。


(二)成本的降低


目前大部分机器视觉应用都集中在中高端制造业上,这和机器视觉系统成本有关。未来需要为更多等级的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


(三)提升系统的易用性


要搭建一个适合客户需求的视觉系统,需要具备光学、电子以及图像算法的专业技能,这对于用户而言是不小的挑战。如果未来机器视觉产品可以降低技术门槛,也会得到进一步普及。


2019年是5G元年,标志着5G相关设备、产品会迎来爆发性增长。机器视觉技术在电子产品制造上有着数十年的成功应用经验。如何满足5G时代客户的需求,这就要求对于新的生产需求有准确的理解,以匹配合适的产品,提升生产效率。


另外,5G网络的商用将为机器视觉带来革命性变化。5G提供了一个便捷、高速的通信网络。对于机器视觉系统来说,原来孤立的数据,可以通过5G很方便地和工厂的中央系统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目前,数据是在终端直接处理,而未来可能更多的在云端处理。云端可以部署更加强大的处理器,运行更加复杂的算法,可以完成之前无法实时处理的检测任务,这将为机器视觉应用提供更多可能。


人工智能、3D成像和高光谱成像将会备受关注。人工智能正逐步在机器视觉检测应用中落地;机器人的深入应用将推动3D成像进入高速发展通道;通过特定波段才能检测出的特征需求,让高光谱成像应用快速增长,比如和资源回收相关的产业。(本文资料来自视觉系统设计杂志和证券公司报告



关键词:机器视觉 市场预测 智能制造    浏览量:99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市场观察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