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行业前瞻 » 正文

我国大型质谱仪器发展现状与展望


  来源: 临床质谱网 时间:2024-05-13 编辑:流川
分享到:



1.2.1 离子源及其技术发展离子源将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离子化,为质谱分析的核心过程提供关键离子来源。20世纪初,A.J. Dempster发明了电子轰击源(EI),这一技术被视为离子源领域的开创性突破。1966年,产生了化学电离(CI)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喷雾电离(ESI)技术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10](MALDI)技术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生物质谱学领域,引领了质谱技术的新发展方向。大气压光学电离源(APPI)技术为难溶解或挥发性较低的样品提供了有效的离子化方法,实时直接电离源(DART)[11]的问世使得质谱分析更加快速便捷。2009年,快速蒸发电离源(REIMS)技术的发明,进一步提高了样品的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为临床医学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表2)。总之,离子源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为质谱技术提供了更广泛的应用选择。


表2 离子源主要类型


1.2.2 质量分析器及其技术发展


质量分析器用于测量离子的质量和电荷比(m/z),是质谱仪器最为关键的组件。扇形磁场式质量分析器于1918年问世。1953年,四极杆质量分析器(Quadrupole)发明,并迅速成为广泛应用于各类质谱仪的核心组件之一。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TOF),使离子飞行时间成为测定质量的有效手段,在高分辨率和高精确度的质谱分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974年,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量分析器(FT-ICR)发明,质谱分析达到了历史最高的分辨率水平。1979年,离子阱装置出现,它具有捕获、存储和操控离子的能力。2000年,轨道阱质量分析器(Orbitrap)技术问世,引领了质谱仪器领域新的发展(表3)。


表3 质量分析器类型及发展


1.3 质谱仪器类型与技术应用


质谱仪器按质量分析器的不同,分为磁质谱、四极杆质谱、离子阱质谱、飞行时间质谱、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轨道阱质谱[12]。从其分辨率来看,正向双聚焦磁质谱最高分辨率可达4万(FWHM),飞行时间质谱检测速度最快,最高分辨率突破60万(FWHM)。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测量精度最高,分辨率可达数百万甚至更高。静电场轨道阱最高分辨率可达100万(FWHM)[13]。目前,我国高校院所中,四级杆质谱仪和飞行时间质谱仪占据了主流,磁质谱仪的数量较少(表4)。


表4 截至2021年底高校院所部分类型质谱仪器数量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大型科研仪器数据整理。

关键词:质谱仪    浏览量:5925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市场观察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