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不比消费品,消费品比较容易形成爆品。一款产品市场定位明确、价格优势显著,通过快速传播容易形成购买效应,消费品公司的生产、销售容易形成闭环,即是一家新品牌也可能因为一个单品而被广泛熟知。
而科学仪器的难点在于,一款产品即使在技术上领先、质量过硬、效果突出,它在市场上的接受度也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甚至越领先的产品,接受的周期可能越长。原因在于科学仪器的一个重要使用场景是科学研究,而科学研究是个严谨、持续、基于前人经验的过程,一款产品的成功除了本身定位、性能外,还需要方法的开发、应用的推广以及持续的文献输出。这个过程需要花费的时间短则三五年,长则数十年。这是为什么很多公司看似产品种类繁多,但市场占有率一直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4、正确扩品才能享受行业红利
面对以上的困境,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个问题:在一个细分市场空间不大,品类众多的市场中,需要持续不断用研发资金、投入市场销售资源以换取收入。这种行业到底是不是个好行业?这个行业的公司还值不值得投资?
一边是国产科学仪器触目惊心的业绩表现,另一边是国际资本长期持有龙头公司。先锋、黑石、摩根士丹利这些聪明资本长期持有丹纳赫、赛默飞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进化风暴认为,一家优秀的科学仪器公司本质是学会合理利用本文提到的几种不同模式的扩张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阶段、不同的竞争格局选择最优的进入和退出路径。既不是死钻牛角尖搞大跃进式的全面竞争,也不是摊大饼式地盲目并购,更不是只吞不吐地做一只貔貅。
具备多路径扩张能力的公司才可以真正享受到科学仪器行业的累积势能,包括:
(1)研发资源的可复用性、可迁移性和可累积性。科学仪器研发过程长,研发难度大,但一旦完成研发后,产品的技术迭代慢、生命周期长,如果公司建立了体系化的研发能力,能基于技术平台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就能很大程度上提升研发效率、提升研发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内耗。同时,一套先进的研发体系可以为其他子业务单元进行深度赋能,真正做到集约化开发和底层技术赋能。
(2)并购扩张的高频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科学仪器公司的并购比很多其他行业要更频繁、更高效,原因在于科学仪器每个细分品类在实现品类第一后都能获取长期、高额、稳定的回报,这种标的的并购风险相对可控,回收周期短、现金流状况好。通过并购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可以低风险地切入新市场,通过整合营销渠道、供应链还可以进一步提升被并购标的的盈利能力,这种行业并购特点已经造就了多家伟大的仪器公司。
(3)持续的利润、现金流滚存贡献和资金调配。对于用户而言,作为广义的工业品,科学仪器应该是成本相对不敏感的品类。科学仪器的下游客户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研发中心,一方面对于科研机构而言,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只要仪器先进、可靠,能够完成重要的科研目标,价格通常不是优先选项。对于企业研发中心而言,产品开发带来的预期收益远远超过购置仪器的成本,因而对产品本身的关注也一定程度上超过成本。产品和应用特点使得科学仪器具备较高的利润率,分析仪器毛利率高达 60%以上,一般实验室设备毛利也通常在 50%左右,加之下游采用经销商、代理商等模式进行销售,上游又不存在提前大量预付的情况,仪器公司的现金流足以支撑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尤其是当一款产品占据领先优势后,边际研发成本快速下降,利润空间将被持续释放。上述特点也要求集团公司对各业务板块的资产要具备较强的转移、调配能力,能善用营运资金投入到更高回报、更快增速的成长业务中去。
(4)客户购买粘性、品牌及市场影响力的传递性。论文引用、同行推荐是科学仪器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款优秀的产品能够让客户节省研发时间、突破关键壁垒,为了证明实验的可靠性和复现性,科学家在论文中往往会标注仪器的品类和具体的操作过程。这在无形中为仪器公司传播了品牌,带来了潜在的客户,同时许多检测方法被写入标准/政策指导文件中,日积月累的客户和品牌效应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理论上一个仪器品牌存在时间越久,涉足的研究领域越多,发表的论文水平越高,它的生命力也就越顽强,这与很多公司需要时常追求快速迭代、持续投入天量营销资金形成了鲜明对比。
5、当前环境下的三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