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行动计划以及《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的大力推进,传感器技术及传感器产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与欧美日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感器产业相对落后,但在传感器技术由传统转向新型的关键阶段,如果能抓住机遇,还是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一部智能手机中要用到十几种传感器,一部高档汽车里可能要用到几百个传感器,一个现代化的智能工厂中用到的传感器数量动辄以万计。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预测,“十三五”期间,我国传感器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1%以上。而根据《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作者杰里米·里夫金的大胆猜想,到2030年时,全球应用的传感器数量将从2013年的35亿个突飞猛进到超过100万亿个,人与自然环境将通过传感器紧密相连。
“传感器是提升我国现代信息技术、带动产业化发展的最好突破口。”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王曦表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中,传感器整体起步较晚,我国与国外的差距较小,而现在正是由传统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关键阶段,布局得当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中高端传感器口占比达80%
据行业统计估算,我国2014年敏感元件与传感器销售额突破1200亿元;2015年需求量可达约652.9亿只,增长率高于18%,销售额将突破1300亿元。目前,我国已经有1700余家从事传感器研制、生产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传感器产品达到10大类、42小类、6000多个品种。
中国传感器产业已经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部分细分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但就总体水平而言,国产的传感器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中国市场上的中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达80%,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