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骐强调,从趋势来看,未来车用传感器市场将呈快速上升势头。车用传感器大致可以划分为存量与增量两个市场。一方面,以车身、底盘等应用为主的存量市场规模不会减少,以进行一定的更新换代为主;另一方面,以智能座舱、自动驾驶为主的增量市场上升势头也非常快。目前,激光雷达大多数车型还没有被安装,毫米波雷达只有少量上车,疲劳驾驶监控传感器也只在少数车型上安装。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增量市场。“如果以新型传感器的增长来判断,预计每年会有10%以上的增长。”朱佳骐预测。
思特威科技副总经理欧阳坚认为,随着汽车领域智能化的发展,有效的驾驶员监测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一环,也为国内CMOS图像传感器厂商带来了“芯”机遇。”郭源生也指出,汽车领域智能化的发展将为我国传感器产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中国图像传感器厂商将大有可为。
可靠性稳定性凸显,车规级传感发展成重点
随着车用传感器的市场扩大,越来越多企业在切入车用传感器赛道之余,展现出一些新的技术趋势。首先是将有越来越多MEMS等半导体制造工艺的先进传感器替代传统类型的传感器。朱佳骐认为,MEMS和先进传感器的成本低、复制性好,良率高,对传统类型传感器有很大的替代作用。当然,朱佳骐也指出,MEMS和先进传感器并不会全面取代传统类型的传感器,硅基产品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测量尾气排放的传感器需要支持800℃的高温环境,这是硅基产品所不具备的特性。
其次,汽车中的多传感器融合已成为主流趋势。研究机构威尔森在《汽车智能网联前瞻技术报告》中表示,鉴于车外环境感知对象非常复杂,为应对不同场景及保证车辆行驶安全,选择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方案已是行业共识。多传感器融合在应对不同场景上优势明显,在提高感知准确度、增加感知维度的同时增强环境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系统决策可靠性。
再次,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变得越来越紧密,感知人的情绪和行为,为安全驾驶提供帮助。张程怡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处理来自摄像头、麦克风、生物传感器甚至雷达的实时数据,然后帮助汽车做出决策。计算机视觉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让计算机和系统能够从数字图像、视频和其他视觉输入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采取行动或提出建议。
最后,可靠性与稳定性是车规级传感器最为强调的性能。郭源生指出,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可靠性与稳定性对车用传感器十分重要。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多的震动和冲击,这就需要车用传感器要提供长寿命、高稳定性,并满足汽车产品的高可靠性等要求。
基于这些技术趋势,郭源生强调,我国发展车用传感器产业,应以用户为龙头,集合系统集成商,模块硬件、传感器器件与芯片厂商,共同搭建起一个产学研用的技术研发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按照产业链构架,建立一个完整的研发体系,打通产业不同环节,推动基础技术的开发,共同推进车用传感器的本土化发展。(作者:陈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