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特别强调一条就是要加强工程师素养,以及团队协作攻关能力的培养。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靠一个人把一件事情做完不太现实,这需要各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学生要具备系统观念。现在的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一些存在系统能力差、协同能力差的弱点,这与培养机制有关。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具备系统协同观念,毕业后我希望他们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科学家或是卓越工程师。
科技自立自强
“需要高校和政府互为合力,共同思考这个问题”
政事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你如何看研究平台的作用?
尤政:研究平台是科研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工科,没有平台是一定培养不出好学生的,是一定出不了大成果的。我在清华曾总结了一条经验:理工科跟医科实际上平台是决定性因素,有了平台就可以吸引领军科学家,就能做成大事。
文理科是以大学者为核心,配备好条件就能出研究;工科必须有平台,好平台吸引到顶尖领域科学家,就能出大成果。工科要引进人才,首先看有没有平台,否则引进了大科学家,没有平台他自己啥事干不了,也就待不长久。所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确实和平台有关系。
建校70年来,华中科大始终把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平台作为积聚创新动能、锻造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棋”。目前华中科大已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两座国家大科学装置,位列全国高校首位,以及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
这四大国家重大科技平台,被誉为华中科大的“四颗明珠”。近期,数字建造、智能设计与数控两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将相继获批落户华中科大。这些都将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强支撑。
政事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如何做到科技自立自强?
尤政:自立自强的科技是永恒的生产力。这需要高校和政府互为合力,共同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高校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四个面向”,找准真问题、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而政府要围绕创新链来部署产业链、引导资金链,通过合理布局推动机制体制创新。
比如湖北正在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认为要把一个个“电线杆”样的实验室、研究机构,整合成“金字塔”,按照发展需求进行整合。在信息技术领域,至少可以把4个湖北实验室的力量集聚起来,打造成顶尖国家实验室。在目标导向上,要解决真问题,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有用武之地;在评价方式上,要“破四唯”、“立新标”,支持科研事业单位探索试行更灵活薪酬制度,稳定并强化从事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科研人员队伍,为其安心科研提供保障;在科学管理上,要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
参与东湖科学城建设
“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两者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
政事儿:去年湖北省在光谷启动建设湖北东湖科学城,面向全球创新策源,加速形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华中科大是如何参与东湖科学城建设的?
尤政: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科学城,是未来国家高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共同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时代责任。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两者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
今年是华中科大建校70周年。70年来,我们培养了70余万学子,约50%留在了湖北。这50%中的60%留在了武汉。而留汉的毕业生中,又有50%在光谷就业创业。从1981年到1990年,我在华中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华中科大学习,还没有“光谷”概念。30多年过去,我看到光谷坚持凝聚技术、凝聚人才,光谷人有一股精神气。光谷取得的发展、创新地位的建立,是无数华中科大人、武汉人、湖北人创造出来的。我相信,只要大家准确把握战略布局方向,我们就一定能够建好东湖科学城。
政事儿:对于东湖科学城的未来发展,你有哪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