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
5月30日,中国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促进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推动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和青年科技后备军。
如何促进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从1.0版到2.0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如何提升国家“硬实力”的?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科学家提出了哪些新要求?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接受了“政事儿”专访。
尤政说,卓越工程师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通过生产实践支撑国家产业发展。
尤政出生于1963年12月,1981年9月进入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本科学习,后留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进入清华大学工作,历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等职。去年10月他回到母校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校长。
尤政(受访者供图)
卓越工程师培养
“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要求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政事儿:教育部于2010年、2017年分别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版和2.0版。在新工科建设方面,教育部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作为新工科建设的核心议题。卓越工程师与我们一般人印象中的工程师有何不同?
尤政:我理解,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和以前讲红色工程师的培养,是一个体系的不同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工程师被称为红色工程师,清华、华中科大都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这批人首先政治坚定,愿意服务于国家;其次有很高的工程素养和工程实践经验。在当时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下,红色工程师解决了我们国家落后的工业能够正常运转的问题。
现在讲卓越工程师,首先还是要爱党报国,这个前提没有变。“卓越”这个词,我理解与普通工程师有不一样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卓越工程师必须要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也可以叫“科学家+工程师”。第二要有很高的创新能力,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前的工程师可能按图纸把工程完成了就叫工程师,而中国要走向世界中心,我们肯定不是按照国外标准和路径来照做,而是需要我们去创造新标准和新的解决方案,如果不具备创新能力肯定不行。第三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具有系统集成技术的能力。
这三方面既是国内工程师与国外工程师的区别,又是现代工程师与传统工程师的区别,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政事儿:这需要培养体系做出哪些变化?
尤政:以前工程师的培养是以做出合格产品为目标,现在以创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为目标。这与国外的培养模式也不一样。国外大学培养的叫应用基础人才,大学的专业培养并不太深入,大学毕业后就到企业去,企业的培养体制最后锻造你成为了他企业的工程师。在大学你有很开放的思维,不会约束你,但到了企业,就必须围绕产品目标做事情,培训非常严格。国外的工程师与中国的工程师含义也有区别,培养模式不一样。
这就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需要变化。以前工科大学生被称为工程师,现在工程硕士、工程博士都纳入了培训体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从本科一直延伸到了博士。培养体系变化要求教材体系、实践培养体系与时俱进,重构卓越工程师的知识体系。
政事儿:新时代对卓越工程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尤政:第一,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制造产业在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前培养的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大多数已经适应不了社会需求。如果只做机械,只做基于原材料的生产加工附加价值就不高。因此,必须把信息技术和传统制造业结合起来创新发展。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要求卓越工程师必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同时还要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