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高德红外车载红外技术量产落地,为智能驾驶打造“安全人摄”


  来源: 和讯网 时间:2022-11-11 编辑:清风
分享到:



现如今,众多车企纷纷踏上了车载红外的装车之路,包括广汽埃安、东风、长城、长安、一汽红旗等车企,以及百度Apollo、Waymo、滴滴等自动驾驶巨头都在推进红外传感器上车。安装红外智驾系统,为生命安全提供更多保障,正成为车圈新共识。


据悉,高德红外全资子公司轩辕智驾,目前已实现车载红外技术量产落地。轩辕智驾已先后与广汽埃安、东风猛士、百度Apollo牵手,为新车型搭载红外辅助驾驶系统,聚焦智能驾驶新阶段的商业化需求,为智能驾驶打造经得住市场考验的“安全人摄”。


“安全人摄”的养成


敏锐的感知器系统,是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必不可少的“眼睛”。目前,主流智能汽车搭载的传感器,可以分为主动传感器和被动传感器两大类。


主动传感器,主要依靠信号的飞行时间(ToF)原理感知环境。ToF通过等待信号的反射,测量信号从源到目标的传播时间。因此,这类传感器所用信号的频率决定了系统所用的能量及感知精度。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均属于主动传感器范畴。



被动传感器,是指只收集地面目标反射来自太阳光的能量或目标自身辐射的电磁波能量的传感器。我们常见的汽车摄像头,就属于被动传感器,目前在数字图像和视频中广泛应用。数码相机依靠CCD(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通过将在400-1100纳米波长中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来工作。


相比主动传感器,被动传感器具有五大优势:


1、在整个视野范围内的像素和颜色的高分辨率。

2、视野范围内的恒定“帧速率”。

3、两台摄像机可以生成三维立体视图。

4、缺少发射源会降低来自其他车辆的干扰可能性。

5、这些系统生成的图像便于用户理解和交互。



同为被动传感器的远红外摄像头,可探测8μm至14μm之间的红外波段,敏锐感知人和动物等热源物体。在光线差,或者隧道末端、逆光等峰值照明情况下,普通摄像头往往失效,而红外摄像头则能全时成像,提供有效感知。



在夜晚光线不足、雾霭、暴雨等复杂场景下,大部分车辆的智能驾驶功能也面临“失能”的尴尬。但红外传感器依然不受影响,这是因为红外的波长长于可见光,穿透力更强,在雾霾、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依然保持敏锐。由于可以看得到“温度”,识别出人和动物等生命体,红外摄像头因此被称为真正的“安全人摄”。



“安全人摄”的进阶


每一类型的环境感知方案都有其特点和优势,要实现更高级别的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需要多种传感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每一个传感器的优势,共同构建更智慧的汽车感知系统,实现“安全人摄”的进阶。


“安全人摄”的进阶,在于不同感知方案的组合互补。当前大部分智能汽车所搭载的传感器,如激光雷达、可见光摄像头等,无法覆盖全部用车场景。例如,在黑夜场景中,摄像头如人的肉眼一样,容易受到眩光影响,从而无法准确感知潜在危险与障碍;在雨天场景中,激光雷达则容易受雨水的影响;而毫米波雷达,则对人体的识别能力有所欠缺。而能够全天候“看得到”人和动物的红外热成像传感器,成为补齐智能驾驶行业安全长城的关键一环。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可见光融合的双光融合方案,即可见光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传感器的组合,可实现全天候路况感知,让驾驶者无论白天黑夜、雨雪雾霾,都能清晰了解路况。


与双目立体视觉系统,通过对两幅图像视差的计算,直接对前方景物进行距离测量(视场范围内),无需判断前方出现的是什么类型的障碍物。引入红外热成像技术打造的双目立体红外,可实现全时全天候的,远距离高精度探测。


关键词:高德红外 车载红外 智能驾驶    浏览量:778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