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刘泽玮 文琳 记者 智文学)11月11日至13日,中国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大会暨光明专项招商大会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举行。
会议期间,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与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签订共同推进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战略合作协议;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正式落户光明区;深圳市智能传感器产业联盟在光明区揭牌;光明区与40家产业基金、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等签约合作,共同推进建设“深圳市智能传感器中试熟化与产业化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的先锋区”“全球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的重要策源地”,全力打造智能传感产业集群的“光明样本”。
光明区与40家产业基金、重大平台、重点项目等签约合作。(光轩/图)
强“服务链”
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传感器是联动生态各个环节的基础技术,是集合多学科的高技术聚合物,具有感知、传导的功能。
在深圳的“20+8”产业集群规划布局中,智能传感器产业是重要一环。《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显示,光明区肩负了布局建设兼具量产能力的研发中试线,打造智能传感器中试熟化与产业化示范区的重任。
为进一步推动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强化政策服务、政务服务,光明区出台了《培育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实施方案(2022—2025)》《关于支持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多角度、全方位提升产业创新能级,加速重大项目落地,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扩容重点行业示范应用等。
根据相关规划,光明区将供应超20万平方米产业用地和100万平方米产业用房,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和封测能力建设,大力发展消费电子、智能驾驶与工业传感器(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等上下游产业发展。
同时,总规模50亿元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也将落地光明区。对新建设智能传感器晶圆生产线的企业,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亿元的,按经评审核定的项目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的20%予以资助,单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达5000万元。利用光明区MEMS中试平台流片的,按首次流片费用的60%,给予每家企业每年最高600万元的资助。
除政策、空间、资金支持外,光明区还力争当好企业“店小二”,推出了拿地即开工、区域环评“直通车”等举措,打造了数字化网络服务、“政帮办”等线上服务平台,联动社会各界,以优质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
据了解,本次落地光明区的深圳市智能传感行业协会就是携手光明区深化企业综合服务的重要平台。该协会将充分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当好政府的抓手、企业的帮手、创新的推手,搭建多元高效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和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系,凝聚行业合力,促进产业聚集,培育产业生态,加快创新发展。
搭“产业链”
智能传感器是一个具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存储功能的多元件集成电路,也是集成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微处理器、驱动程序、软件算法等于一体的系统级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智能穿戴、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行业。
因此,智能传感器产业是一个垂直整合的产业,涉及材料、芯片、工艺、软件等多个环节,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撑。
光明区位居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毗邻东莞制造中心,背靠珠三角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等下游发达的应用市场。这里集聚着一大批参与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的科研、产业人才,在原始科技创新研发、科学成果转化、智能生产制造等方面拥有先天优势。
目前,光明区已聚集诺安环境、纽迪瑞科技、森世泰科技、美思先端4家规上工业企业,培育了欧菲光、信泰光学等龙头企业。2021年,光明区智能传感器产业实现工业产值约7亿元,有良好的产学研制基础和强大的产业需求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