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芯片的研发成功,距离全球量子点红外探测器首次被论证,仅过去了10余年。2022年全球相关专利申请量激增,从中可见这项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亮介绍,从2018年的7、8人,到现在的60人,团队也飞速发展着。目前,唐江教授任首席科学家,高亮和华科大集成电路学院刘冬生教授、张建兵副教授是联合创始人,团队中八成以上为硕博高材生。“他们是新一代短波红外成像芯片开拓者。”高亮介绍,仅在量子点红外探测芯片技术方向,团队已申请15项发明专利,获授权7项,原型产品已初步应用在车载应用、水果分拣、物质检测、半导体检测等领域。
采访当天,博士生刘婧正在超净实验室和伙伴们分析最新监测数据。她被团队成员称为“大师姐”,因为她在团队待了八年,和团队一起成长,科研方面也成果颇丰。“最大的收获是在研发过程中接触到多个链条的内容,对全流程的认识更清晰、更完整,也对我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
团队工程师孙磊
光谷实验室注重“从1到10”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针对性组建了“科学家+工程师”联合攻关团队,高亮团队就有8名工程师。工程师孙磊去年4月来到实验室,此前他在华为工作了4年多。“团队基本都是90后,大家很有活力,很有想法,很有冲劲,光谷实验室建设也还不到3年,机制很灵活,在这里拼博,我很有成就感。”
高亮自豪地说,团队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互补性高,不同成员具有材料、器件、电路、集成等不同的技术背景和能力,能够形成强大合力。目前,已有企业来洽谈成果产业化事宜,他们还将全力解决量子点红外光传感器的稳定性和效率问题,并拓展波长和灵敏度方面可能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