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蒋士强教授再次发文,强调我国仪器设备政府采购、招标,理应比老太太为子孙买鞋的本领更精明。
三年前,有幸与80年代世界银行原“仪器设备首席顾问”和几位参与过我国首次运用世行贷款、招标采购仪器设备的几位年迈的学者、专家聚会。畅谈当年首次国际招标的认真精神和当年招标采购的仪器设备数额之大及所起的作用,颇欣慰!那次招标为大农口的七个部门的几十个科研教育单位奠定了科教的条件基础;时过30多年,至今还能在大农口科教单位的实验室中见到当年招标采购的仪器设备。
聚谈中,年迈、爱国的华裔美籍首席顾问徐博士,关切地问及如今国内仪器设备招标情况,与会者直率地谈及近几年国内仪器设备政府采购、招标中存在诸多不够珍惜纳税人的钱和背离招标应遵循的:竞争、平等、公开、开放、实事求是和扶植及保护本国幼稚产业宗旨的现象,记得大致可归纳如下:
(1)不少采购单位不顾及实际应用目的、应用人员水平和相应的适用仪器设备档次,片面地追求髙精尖,这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科学仪器实际使用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2)申请采购仪器设备的选型报告,罗列出著名品牌的技术性能,如同“仪器设备选美”,特别是科研用的仪器,不明确自身所处学科的优势、潜在的发展方向和为之探索应具备的仪器设备手段,而模仿他人采购仪器设备,是决不能取得创新成果的。
(3)政府采购、招标的技术文件,有的几乎照抄某些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
(4)在招标的技术文件中,还罗列入一些与实际应用要求关系不大,仅属于结构或工艺设计的指标,这属于不懂或别有用心。
(5)在一系列技术指标中,标有诸多星号,称为关键指标,而这些指标多为某品牌所特有的,如同“地雷”,其余品牌一碰上,即被排斥。
(6)一些申请进口仪器设备的论证报告,未列明实际应用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只是罗列当今著名品牌的技术指标,即下结论:国产仪器达不到或不满足要求。有的甚至以不用名牌仪器进行分析研究的论文难于发表为由,申请进口仪器。靠用名牌仪器发表论文,不单不值得提倡,也说明论文水平不高。有的将重大技术装备、重大产业技术和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拆成几部份,以避开发改委和科技部审查。
(7)对几千万元的招标采购的技术文件的审标,只请几位人士,用半天就“审完”,而在评标时,也仅请几位人士,用1—2天时间,就填报出评标结果,连招、投标资料、译文的产品说明书都来不及浏览(对于国外产品,按理应该核对具有法律责任的原文产品说明书)。
(8)小聚会时有好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谈到,曾多次用“百度”搜索所公布的评标专家的情况,虽绝大多数确具髙级技术职称,但大多数所学专业、从事的工作或专长与所承担评标的仪器设备不对口,有的甚至是可说与招标仪器设备相关专业技术毫无关系的人士。
(9)常将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仪器设备捆包招标,使得仪器设备的生产厂家反而难于投标,而由一些有内在关系的捆包商中标,这对于价位和售后技术服务与支持是很不利的。
(10)招标采购时仅注重于大型仪器设备,而忽视必备的配套设备和实验室常用的设备,造成不少实验室中,尤如只有一个大脑而缺少灵巧的四肢,致使大型仪器实际使用率低下。
世行仪器设备首席顾问不时插话、提问,但对具体问题不作评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谈及招标采购的起源和宗旨,並讲了一段语意发人深思的比喻。他说:招标、政府采购起源于18世纪英国,19世纪“世行”集大成,开始编撰范本,确立並贯穿:竞争、平等、公开、开放、科学(即不能有科技方面有错误),並尽可能保护世行贷款使用国的幼稚工业的宗旨。此后各国都效仿、制订《招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而且特别注重要珍惜纳税人的钱,扶植和保护本国产业及资本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