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中国海外安保行业则更加“年轻”。2004年阿富汗6·10事件中,中方财产、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海外利益保护自此提上日程,海外安保行业获得了发展契机。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海外安保行业进步飞快。时至今日,中国海外安保市场的规模已经超过百亿美元。但是,海外安保行业的“中国玩家”仍较少,据路透社统计,在中国约5800家安保企业中绝大部分主要从事国内业务,仅有少数几家在海外开展业务,无法同国际巨头在量级上较量。
除国家政策、社会环境造成的“后发事实”外,影响中国海外安保行业的最大变数即为经济环境。纵观西方著名安保企业的发家史,不难发现这些安保巨头的快速发展期与其母国海外投资的增长期亦步亦趋。而中国改革开放尚不满四十年,中企“走出去”大潮也不过是近年来的“新常态”。
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2015年,中国实现对外投资流量1200亿美元,存量1万亿美元,境外注册中资企业超过3万家,总资产6.4万亿美元,蓬勃的海外投资、急剧攀升的海外安全风险正滋养着中国的民营海外安保企业。
然而,当前中国的海外安保市场正处于“市场高速成长,市场结构微妙”的境况中:一方面,根据凤凰国际智库的研究,中国海外安保的市场规模快速膨胀,已达到了103亿美元,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家中资“巨头”一年的海外安保费用大约在20亿美元左右。
而另一方面,尽管近年来中国“走出去”的企业很多,但其中相当部分都去了安全风险相对较小的美日欧发达国家,在高风险国家和区域投资的企业数量相对有限。
鉴于此,中国海外安保企业能够实现突围的杀手锏有二:首先,牢牢把握中国企业“走出去”大潮,培养向高风险国家、区域进军的勇气和智慧;其次,瞄准中国在海外利益和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缺失,用高科技弥补时间积淀的短板,实现突围。
中企如何“后发制人”在安保行业脱颖而出?
在无法同国际巨头拼“年资”的背景下,中国海外安保企业若想迎头赶上,不光要有“直入虎穴”的智慧与勇气,还需要有“一技傍身”。论及“突围之道”,中国海外安保领域的领军者德威集团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护卫瓜达尔港”这一高风险项目中,德威集团以“技防”为亮点的“德威综合安全服务解决方案”可堪其它同类企业分析、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