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穿戴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起,海内外科学家开始关注柔性热电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人员研制出可利用人体体温发电的新材料,预计未来5年能够为蓝牙耳机、健康监测器、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据介绍,这种可利用人体体温发电的新材料是一种宽度不足一指、厚度为0.1毫米的单片灰色软质薄膜,贴在人体手腕处,所连接的测量电表上立即显示出明显输出电压。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邰凯平研究员介绍,该材料只要存在温差即可发电,人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或环境温度高于人体体温均可。当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相差15摄氏度左右时,可实现微瓦到毫瓦量级的发电量。而且发电效果会随温差增大持续提高,特别是人体运动消耗生物化学能产生热量或者北方地区室外年平均温度低于20摄氏度等情况。
科研人员利用该材料制成的薄膜电池,即“柔性、可裁剪碲化铋/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首次将高性能碲化铋热电材料与低成本纤维素纸进行网络结构复合,其具有优异的变形能力,能够充分贴合复杂曲率变化的人体体表,维持与周围环境的温差,提升热能转换效率,可应用于新一代低功耗微系统供电技术。
邰凯平表示,这种高性能柔性热电材料可实现最薄仅为数十微米,通过该材料制成的薄膜电池还可回收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除了利用人体体温发电外,还包括照明灯灯罩散发出的热量等,促进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