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控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在进口替代的加速阶段
由于我国工控企业起步较晚,国外巨头都以拥有百年历史,一些核心产品仍以外资为主,其中,以西门子、ABB为代表的欧美品牌占据第一梯队,三菱等日系品牌占据第二梯队,以台达集团为代表的台系品牌占据第三位梯队。
目前,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市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工厂自动化、企业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随着电力、冶金、石化、环保、交通、建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从数字家庭用的机顶盒、数字电视,到银行柜员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加油站管理、制造业生产线控制,金融、政府、国防等行业信息化需求不断增加,对工控机的需求很大,工控机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工业控制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基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较好的发展前景。
在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的驱动下,以及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并且迎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政策,2017年中国自动化市场规模达到165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6.5%,创造2010年之后的历史新高。
我国工控行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工控产品导入阶段(1950s-1990s)、工控市场快速增长阶段(1990s-2008年)和进口替代加速阶段(2009年至今)。
在2010年,汇川技术、英威腾等国内优秀工控企业陆续上市后不断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和产品的积累与延伸,显著提升了国内品牌的竞争力。
这期间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专机是国产品牌抢占外资份额的突破口。
华为-艾默生基因成就中国工控的中流砥柱
华为电气成功的电源产品铸就了成功的基因。上个世纪,通信市场火爆,华为电气高薪聘请了很多电力行业的顶级人才自主研发通信电源,获得了很好的成功。
2001年华为将子公司华为安圣电气以7.5亿元转让给世界五百强企业艾默生,安圣电气在电源及相关产品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人才团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电源相关市场占有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两者相结合后,优势互补,先进的技术与艾默生卓越的市场影响力相结合,在国内工控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之后,一批原来的华为人、后来的艾默生员工,陆续结伴出走,创办了一个个电气设备公司。那时,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垄断,本土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市场上都难有突破。
在短短五年内,由华为-艾默生裂解出的一大批工控企业,这些企业具有华为-艾默生的优秀文化基因,也产生了一定的规模化效应,逐步开始与国外工控巨头抗衡,努力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国内工控行业的有效整合。
从2010年开始,华为-艾默生系企业纷纷开始上市,汇聚更多资本,进一步提升国内品牌竞争力。
这一批具备“华为+艾默生”优秀基因的创业者,在经历公司初创到上市,至今依然奋战在工控的前线,为国产品牌的崛起奋斗。
他们兼具民营企业家绝境求生的拼命精神,也具有外企规范的运作能力,及广阔的国际视野。
国产品牌已经开始崛起,存在巨大的进口替代空间过去10年A股和新三板工控自动化板块营收从20亿增长到285亿元,增长了14倍。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产品牌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