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仪器仪表行业核心技术短板同样存在。2018年9月,科技部确定了53个“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项目实施周期3年,中央财政投入经费共计51960.36万元,以进一步助推仪器仪表行业的技术研发。当然,如果专项实施在总结借鉴以往的经验而采用系统工程推进新模式的话,或许会取得些实质性收获。
在新技术、新观念、新模式不断涌现的今天,在传统技术不断被颠覆的年代,仪器仪表行业只要不懈努力就有希望。
仪器仪表行业的智能制造“中国方案”
近几年仪器仪表产业结构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从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仪器仪表的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的智能仪器仪表市场已经进入了充分竞争的阶段,
仪器仪表制造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制造升级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
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基本形成,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试点示范成效明显。在国家层面实施了305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近30%。
据了解,目前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已形成了央地协同、产学研用联合创新,各方面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总体来看,我国全面推进智能制造的条件已经成熟。一方面,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集成服务能力持续提高。我国已成功突破和应用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包括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另一方面,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夯实,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日渐完善。
但也应当看到,在推行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我国仍面临核心技术装备、支撑软件、控制系统等受制于人的情况,需要在智能制造供给侧加强技术创新,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从两个方面推动智能制造发展。一是推动制造业智能转型,二是通过发展智能制造带动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核心软件系统、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培育新兴产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要积极面对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并以市场应用带动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核心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发展仪器仪表行业的智能制造“中国方案”。
2019年制造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工信部部长这样说
要着力在提高创新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优质企业、完善制度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五方面下功夫。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第十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这样表示。
苗圩强调,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实施补短板工程,探索利用“揭榜挂帅”的机制加快突破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把产业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同时,解决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打通从实验室产品到工厂化产品当中的共性技术的缺失问题,克服国外经常说的“死亡峡谷”,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苗圩说,要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改造。
“制造业强,企业必须强。”苗圩强调要着力培育优质企业集团。“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但总体而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还是偏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企业在创新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要鼓励企业聚焦主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上下游协同,核心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集团。”
他表示:“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行动计划,引导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领域,提升专业化的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撑。苗圩表示:“完善对制造业发展的全周期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入力度,现在贷款基本都是短期贷款,企业也无奈只能短贷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