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高德红外探测器芯片生产线,该生产线的技术具备国际先进水平。(高德红外供图)
据高德红外的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国内近10年的红外行业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专业领域的制造厂商,但大家在高难度高壁垒面前却望而却步,大都选择从法国进口芯片后做系统集成。而国外进口芯片,往往有诸多限制。即便高德红外是国内获得配额最多的企业,平均每年也只有千余片左右。一旦进口受限,就会发生“无芯可用”的“卡脖子”事件。
2008年,有西方国家对高德红外实施了严厉的制裁和封锁。这让黄立意识到,要想在红外行业实现一番作为,核心器件自主研发势在必行。
红外芯片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投资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当时,公司面临资金不足、没有专业人才、没有专业设备的三大难题。但黄立下定了决心:“要干!排除万难也要干!”
2010年,高德红外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黄立决定,将上市募集的近2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研发。同时,公司花大力气引进高端人才,组建了一支近200人的国内一流红外探测器研发及生产团队,并借助多种途径购买或自行改装,解决了设备问题。这一干,便是漫长的8年。
虽然在外人看来,这种攻克核心技术的过程枯燥而辛苦,但那种为梦想努力的快乐也是旁人无法体会的。黄立回忆说,自己是工科出身,当年在研究所的时候就经常泡实验室。“我们在实验室一泡就是一天,有一次做一个设备的实验,人进实验室后就不能离开。整整4天没有离开过实验室。”还有一次,黄立和同事为了攻克一个难关,连续加班,终于有了眉目。“离开实验室时,天刚亮。我看见街角有个早餐摊,一对小夫妻正在忙活,当时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了梦想而努力。”
靠着对梦想的执著,黄立带领着公司团队突破了数百项技术难题和数千项工艺难关,一鼓作气搭建起三条国内领先、国际先进且完全“自主可控”的红外探测器批产线,打破了国外的封锁与禁运。如今,公司已构建起一条从上游红外核心器件到总体系统的全产业链。
黄立说:“武汉高德红外自成立之初,我们的产品就是定位于国际高端的红外领域,我们企业的宗旨和目的就是为我们国家早日摆脱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高新技术的控制。所以一直以来,我们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是不计成本的。有人说,投入这么大,后期不见得都会转变成经济回报,还不如投资房地产这些高回报行业。但我觉得我们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因为追求短时利益而放弃坚守。这个社会需要一点工匠精神和踏实做主业的企业家精神。”
黄立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过去的资源竞争转变为当今的科技创新竞争。
“在这次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勇于创新,让我感触很深。在高德红外,研发和技术永远排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首位。在任何一个领域的任何一个产品,我们将始终坚持技术领先的原则。”
把企业家精神实打实地落实到行动上
今年年初,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不接触身体的红外测温设备成了抗疫的重要武器。作为防疫保供类企业,高德红外带着自己研制的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站在了防疫抗疫的“前线”。
在疫情发生初期,高德红外迅速作出反应,想办法召回工人,举全公司之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整个春节期间,公司不停工,科研人员进车间、上一线,24小时轮岗加班加点生产。生产的全自动红外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全部供应保障疫情防控需求。
“我们经受住了考验。”黄立说,“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也是一次大考,尤其是像高德红外这样生产防疫物资的武汉当地民营科技企业,各方面都是重大考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最终不辱使命、担当作为,把企业家精神实打实地落实到了行动上。”
在黄立看来,高科技的价值应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利益上,更应该体现在社会价值上。“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承担社会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每一个企业的成长,都是党和国家给予的养分,企业是社会养起来的,要以各种方式回馈社会。”
资料显示,作为工信部防控疫情物资企业名单的首批入选企业,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高德红外不仅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大量测温产品,还积极捐款捐物。在武汉疫情最紧张的那段时间,高德红外捐赠了价值400万元的30台测温系统,第一时间安装在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等区域。截至今年6月,高德红外捐款总数已达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