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作为民营企业家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发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解困给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让黄立觉得“既暖心又鼓劲”。自1999年,凭着一腔热血下海创业,投入国家红外高精尖产品研发至今,黄立将高德红外从一家小企业做到了世界排名第四的业界大牌。黄立说,是国家的鼓励及支持给了民营企业不断创业创新的机会,是时代造就了高德红外。
企业家爱国首先要办好一流企业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人对红外体温快速筛查仪变得熟悉。在车站、地铁、机场、医院,这些屏幕上有着花花绿绿色块的仪器可以无需接触就快速识别出经过人员的体温。这一仪器的原理是运用光电技术探测出人或物体所发出的红外辐射,进而换算出物体表面每一点的温度,再以不同颜色来标示不同的温度,最终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
在红外热成像领域,高德红外是一个响亮的名字。这家总部位于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光谷的企业在红外热像仪行业里居于国际领先地位。
高德红外的董事长叫“黄立”,父母给他取名“立”,是希望他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的优秀学子,黄立毕业后成为湖北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的一名工程师。1999年,因为国家鼓励科技人员下海的有关政策,黄立便辞了职,拿出全部积蓄共30万元,创立了高德红外的前身高德电气。
“高德”是英文单词“GUIDE”的音译,意思是“向导、领跑者”。虽然当时还一无所有,但黄立的目标却不小:“要把高德做成一个国际化的一流公司。”
黄立喜欢“高德”这两个字的原因还有一条,在中文里,它们代表“高尚的品德”,这和他创业的初心很一致:“办企业的人要有高尚的品德,企业的产品要有高品质。我创业不是纯粹为了赚多少钱,而是想要办一个有追求的企业,为国家做点实事。”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国际上起步较早,但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黄立说,当年,一方面是国家对红外光电技术、特别是红外热成像技术有着迫切需求,一方面是这些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战略封锁、严禁输出,即使是高性能级别的产品也被禁运禁售。面对这种情况,黄立暗下决心:要用十年时间做中国最好的红外制造商。
“从意识到我国在红外行业与国际上存在数个‘代差’开始,我就认为自己有责任、有能力为国家研制最急需的尖端红外核心技术,为国家的红外事业开辟一番新的天地,也为自己的人生实现理想。”
从白手起家做到国际一流,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公司成立之初,资金、技术、人才都是摆在黄立面前的道道鸿沟。为了节约成本,黄立既当老板,又当研发员、销售员,经常背着上百斤的设备箱去偏远的变电站推销公司的研发成果。直到如今,公司半数左右的专利,他都是第一研发人、项目总指挥。
靠着这种自立自强的劲头,高德公司立足自主创新,积极开展红外光学、成像电路、图像处理等方面的设计与研究,开发出上百款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红外热成像系统及高科技光电系统,在市场上渐渐脱颖而出。但真正让高德红外一战成名的,是非典时期公司研制的非接触式智能体温快速监测系统。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红外测温设备一夜之间成为急需品。高德红外作为国内第一个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做测温仪的公司,其产品被应用在机场、码头等关键检验检疫口岸,这是国内红外测温领域第一次大规模使用中国人自己的产品。
“实干兴邦、实业报国。”在黄立看来,作为一个企业家,办好一流企业就是爱国。
研发和技术永远排在企业发展战略首位
红外热成像探测器芯片是红外产业链的核心,其性能高低直接决定了红外热成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作为“皇冠上的明珠”,其研制生产技术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被法国等少数西方国家掌握,国内企业要想生产红外热成像仪,核心设备只能依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