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其所能,为人类所用
1956年夏天,对机器人电影而言意味深远。
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绿树成荫的校园里,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贝尔实验室、IBM以及本校的信息科技专家召开了为期两个月的学术会议。其间,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确立了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的科研方向。
科学界的动向,激活了电影人对于机器人角色的全新想象——过去那种混杂着金属、机油和蒸汽味道的大机器仍不时现身,日渐主流的银幕形象却是具备人类智慧、能应答人类指令、可操办日常事务的或拟人或拟物的智能机器人。更重要的是,银幕中人类与机器的关系,开始跳脱工业时代非崇拜即恐惧的二元对立思维,有了更为多元、复杂的呈现。
人类意识到受控的智能机器人将是处理生活琐事、工作任务的绝佳助手。美国科学家兴致勃勃地给机器人安装力觉、触觉、听觉、视觉等传感器以期早日满足人类对享用机器人智能服务的需求,好莱坞导演则进一步运用真人扮演、CG特效、动态捕捉等电影技术,描绘人类与机器人和谐相处的美丽新世界。
《星球大战》(1977)剧照,机器管家C3po与机器哑仆R2d2
不同于忙碌在汽车零部件组装流水线的巨型机械手,也迥异于深入危险前线的钢铁战士,电影里频繁露脸的是擅长操持各种家务的机器人管家。《星球大战》那个有些神经质、爱碎碎念的机器人C3po是管家角色的鼻祖,它仿照《大都会》里玛利亚设计,拟人体态由金属残片、废弃线路和杂七杂八的零件组装而成,执行人类指令的动作机械而缓慢。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用型机器人开始真正走进人类生活,如美国Unimation的护工型机器人Helpmate、日本索尼的犬型娱乐机器人爱宝。似乎是出于被同时期科技赶超的不甘,银幕中的机器人加紧变身为全能型管家——无论是《机器人管家》中的安德鲁,还是《机械公敌》里的NS-5机器人,都提供从洗衣、打扫、做饭,到寄快递、遛宠物、管理家庭收支的一条龙服务。
之后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无论电影还是现实,机器人的工具化都被推向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