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封闭小区时,“滴”的一声,就接受了非接触式的体温测量;在人流较大的车站、商场门口,走过一个“摄像头”或者“安检门”,几乎不用停留,体温已经测量完毕……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这些场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细节。科技的力量,润物细无声地护卫着人们的安全。
相关阅读:【华盛昌的远景和抱负:做一个“有价值”的企业】【公司里居然“藏着”高水平实验室】
(华盛昌员工和疫情赛跑,率先复工复产。)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盛昌”)研发和生产的红外人体测温仪、红外热成像仪等,远销海内外,成为世界各地抗疫“利器”。让体温筛查快一些,再快一些;让监测精度准一些,再准一些;让生产供应多一些,再多一些……疫情期间,华盛昌与时间赛跑,在全球战疫的一线彰显着深圳力量、中国担当!【专题:华盛昌:乘风破浪扬帆起,蓄势迎来新腾飞】
一场硬仗,全面检验公司积淀
2020年的春节,对于华盛昌公司的员工来说,只有一个关键词——忙碌。
万家团聚的时刻,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变得严峻起来。“防疫离不开我们”,几乎一过完除夕,公司主要团队就第一时间回到了工作岗位。华盛昌上下意识到:要打一场硬仗了。
“打仗”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粮草不足”。当时正逢春节放假,大部分员工已经返回老家,其中还有不少没办法返岗的湖北员工。一边是防疫形势日益严峻,对测温仪需求日益猛增;一边是公司人手严重不足,能回到生产一线的工人不到一半……更让人头疼的是,供应链上游产能不足,更有甚者“坐地起价”。除此之外,华盛昌此前测温仪业务占比不高,故模具非常有限,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热像仪)
华盛昌的核心团队像“救火队员”一般,协调供应商、紧急招工人、迅速提产能……2月,华盛昌生产的测温仪只能满足20%的需求;但到了3月,就能满足80%。据悉,当时很多企业还在为复工复产发愁,而华盛昌反应快、动作快,在很多环节上都跑在了前面。加上在业界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华盛昌的生产渐入正轨。
回想起那段时间的焦头烂额,公司很多员工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经过这样的淬炼,华盛昌的供应链、生产链、销售链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公司建立了一个复工复产的群,大家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除了保障测温仪的供应,其他产品的生产也不能耽误。到了5月,测温仪产能大大提升。战疫就是一场硬仗,检验出了公司“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含金量”。
科研攻关,不断满足防疫需要
疫情不仅吹响了生产的号角,更为华盛昌的科研攻关踩下了“加速器”。
随着复工复产,疫情的防控进入新阶段,对于人流密集场所的体温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体温计一对一测量耗时较长,特别是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医院、学校及大型企业,如何监测更是难点。察觉到这一难题,华盛昌的技术团队开始了紧急研发。公司的热成像团队基于红外热成像的检测原理,研发出新款“升级版”红外热成像仪,将被测目标各部位的表面温度在热像图中以颜色进行区分,自动捕获高低温,从而快速、方便地进行疫情排查。很多城市的高铁站、地铁站、汽车站、医院、学校等大客流处都安装了华盛昌红外热成像仪DT-9875Y、DT-9897Y、DT-980Y/982Y等温度监测设备,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