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是其能否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核心影响因素。为此,主机厂和自动驾驶方案提供商不断试验在汽车上融合多种传感器,光学相机、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是目前搭配使用最广泛的三种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也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方案里频频出现,得到了广泛关注。苹果公司在今年 3 月公布的一项汽车夜视系统专利中,就应用了近红外波传感器和长红外波传感器;此外,滴滴自动驾驶联合沃尔沃推出的新一代 L4 级自动驾驶测试车 " 滴滴双子星 " 中,也配备了 1 个红外摄像头。
业界有观点认为,2022-2023 年将是 L2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采用红外热像仪的时间节点。
近期,主要从事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与 MEMS 传感技术开发的睿创微纳公开表示,公司一直加大车载夜视产品的研发投入。如果红外在自动驾驶及夜间辅助驾驶方案获得认可,无疑会给睿创微纳等红外公司打开巨大的市场空间。
红外测温产品业绩短期爆发后增速回落
红外测温产品后继无力,核心竞争力在于探测器的研发能力。
睿创微纳的产品主要包括红外探测器芯片、热成像机芯模组、红外热像仪整机、激光微波产品及光电系统。2020 年,睿创微纳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5.6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5.8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89%。2017-2020 年度其营收复合增速达 78%,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 74%,业绩增速很高。
2020年疫情爆发,给红外探测器厂商带来了商机。
据睿创微纳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其测温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6720 万元、1.74 亿元、5567 万元。不过从趋势可以看出,随着疫情控制得当,公司人体测温产品的需求上半年较多,下半年逐步减少。与口罩等消耗品不同的是,测温产品使用寿命较长,买家复购行为周期长,也就是说这种销量逐步减少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测温产品带来的收入在 2021 年也将难以持续。
这一点从睿创微纳的一季度营收可以看出来。睿创微纳 2021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8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65%,增速相比 2020 年全年已有回落。
在国内红外领域,睿创微纳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高德红外,前者营收和净利规模约为后者一半。同样的,高德红外在今年一季度的营收增速为 46%,相较 2020 年全年 104% 的同比增速逊色不少。
除了测温产品对短期业绩的扰动以外,主要应该关注的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睿创微纳来说,在探测器上的研发能力是业内领先的。可以看到睿创微纳在探测器产品上下了很大功夫,2018 年公司实现 12 微米全系列量产;2019 年发布全球第二款 10 微米 12801024 非制冷红外探测器;2020 年研发出世界第一款像元间距 8 微米、面阵规模 1920 × 1080 的大面阵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所以,在 2016-2019 年行业激烈的竞争中,睿创微纳探测器产品在总体单价下降了 53% 的同时,毛利率反而有所上升,根据 2020 年报,红外探测器及机芯模组的毛利率高达 69%,同期综合毛利率为 63%,相比高德红外高出 3.61 个百分点。
提前布局车载红外成像
红外在驾驶辅助及自动驾驶中的应用可能兴起,将带来新的增长点。
5 月 26 日,特斯拉宣布,从 6 月开始,北美市场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将不再配备雷达传感器,其自动驾驶系统将只靠摄像头纯视觉传感器。Model S 和 Model X,以及为北美以外市场生产的所有车辆,仍配备雷达。
这既是对目前普遍采用摄像头和雷达的自动驾驶方案的一种冲击,也体现了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日新月异的变革状态,任何一种方案都有可能出现,各厂商也在寻求更安全、更经济的传感器策略。
红外热像仪的加入,或许会为解决方案增加一项新选择。
在各个传感器的比较中,摄像头在低照度情况下作用大打折扣;毫米波雷达对于障碍物识别能力太差;超声波雷达的距离有限,在高速行驶状态下,难以提前判断;激光雷达则非常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都并非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