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认为,如今国家大力提倡供应链协同创新,就应该彻底打破体制机制的桎梏,行业高度协同,真正将产业振兴起来,其中最重要的是龙头企业要铸魂补钙,有自信,有担当,克服技术恐慌,攻山头打硬仗。
这是因为,我国整个机床行业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恐高症”。长期以来,由于与国外巨头技术差距实在太大,加上国外龙头的打压封锁,国内机床企业对技术创新普遍不敢碰,对发展高端机床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关锡友认为,现在国家的工业发展,局部有很多创新,有很好的成果,但是总体看,突出问题是自立自主的精神不够。“追赶日美德,让很多人觉得很恐惧,甚至认为就追不上,我们本来技术落后,就更应该鼓励大家去创新。我们在什么都缺的情况下举债搞研发,沈阳机床能做到的,其他机床厂也能做到。关键是,有没有这个雄心、这个担当。”关锡友说。
“当时研发i5,对关锡友来说就是一个没有胜算的赌局,甚至连他自己都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包括国外专家都劝他说,你不要去碰这个东西,西门子十年都没做成。但关锡友就认一条死理:你不掌握核心技术,你心里总是没底。”知情人士介绍。
“我们能做成功,我相信大家都能成功,不是我们有多强,是因为我们有了一个可以持续做下去的环境,所以能够取得一些阶段性成绩。”朱志浩说,他们走上自主开发之路,从最简单的写代码开始,一步步走下去。经过5年努力,上海团队攻克了框架里的每一项技术,做出了所有的算法,写出了所有的代码。
朱志浩认为,机床行业投资期长、风险大,在技术研发上,要让搞技术的人专心搞好技术,内部需要一个不受打扰、沉下心来的环境,外部则需要一个持续投入、没有压力的环境,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
“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创新的政策,要鼓励实质性的创新,创新也不能流于表面,要有宽容的心态和环境,这样才有人敢于承担创新的风险。”朱志浩说。
他告诉记者,司法重组后,i5上海研发团队人才大量流失,从高峰时的300多人目前降到了100多人,不过好在骨干团队都还在,还有再起的机会。
他说:“沈阳机床因为债务危机司法重组,这个结局的确是非常遗憾的,无论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大家咬咬牙,挺一挺,也许就是另外一番情景。”
“两年内,i5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杀手锏还没有出来。”两年前,沈阳机床重组时,关锡友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
如今两年过去,虽然已经离开沈阳机床高层决策团队,但关锡友仍在沈阳机床工作。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关锡友肯定不会走(离开沈阳机床),他也不愿意走,按照他个人的说法,接下来他个人会在技术创新领域继续作为,因为在他看来,很多人不知道这个i5技术到底还能干什么,i5技术研发我们投入这么多,这个回报还没有看到。”
“接下来他有一个任务,就是i5这项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i5现在技术已经逐步成熟了,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市场,并不是说市场接受不接受的问题,市场其实已经接受了,现在反倒是我们自己不接受,所以要用实际的东西改变人们的认知。”知情人士介绍。
聚焦新变革:从两个特殊性中探寻新出路
沈阳机床寻找新出路的故事还未终止,中国机床的发展,也同样在经历全新的变革、机遇及考验。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机床产业已进入结构调整阶段,随着下游产业的不断升级发展,对机床加工精度和精度稳定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凸显,更新升级需求大,未来中高端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加。
▲沈阳机床大门。图/本刊记者
伴随着新一轮变革正在到来,机床行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如何转型?专家普遍认同的一个观点是,创新是关键,同时要对行业和国情的特殊性有充分认知,在此基础上找准创新的着力点,打开机床行业创新突破的通道。
一是机床行业的特殊性。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机床虽是大国重器,但与高铁、核电设备之类的装备制造有本质的不同,机床作为通用设备,在整个制造业中有很强的顺周期性,同时机床行业又是完全市场化运营的,产业规模非常有限,且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