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财政贴息贷款引爆了整个仪器圈,引发了科学仪器行业的高度关注。这两大重磅政策(详见下文介绍)不仅提供极低利息的贷款给消费端提前进行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同时对于科学仪器行业来说也是重大利好。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阶段性财政贴息和加大社会服务业信贷支持,政策面向高校、职业院校、医院、中小微企业等九大领域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贷款总体规模预估为1.7万亿元。
2022年9月28日,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保监会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财金〔2022〕99号),对2022年12月31日前新增的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额度2000亿元以上。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内更新改造设备的贷款主体实际贷款成本不高于0.7% (加上此前中央财政贴息2.5个百分点)。
本次专项再贷款额度在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10个领域的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包括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这对于国内科学仪器市场无疑是一针有力的“兴奋剂”,未来中国科学仪器市场在年末将迎来一波新的采购热潮。政策一出,引爆各地的贷款热情。医疗领域都顾不上十一长假,各地银行快速促成首笔贷款合作,频频发布贷款发放的喜讯。而作为仪器设备供应的主体之一,科学仪器厂商在国庆前后也陆续发布了配套解决方案,瞄准2000亿以上的增量市场。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薄弱,尤其在高端产品和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依旧有差距,市场占有率低。2016-2019年我国大型科研仪器整体进口率约为70.6%,其中分析仪器的进口率更是超过80%。2021年中科院仪器设备采购中,进口品牌数量占比达92%。
为推动国产科学仪器的发展,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瞄准进口替代,国家颁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等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生命科学产业和国产仪器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实现国产替代。
支持哪些设备的购置与更新改造?
据了解,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分领域备选项目清单。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清单内项目发放贷款。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月发放。
对于各领域贷款的申报与审批,尤其是设备和资质审核层面,政策也有明确要求:
教育领域,重点支持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等重大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设备要求:教学、科研、实验、实训等重大设备购置。院校要整合打包购置需求,一所院校原则上只能申请一个贷款项目,贷款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跨省跨市建设分校区,以及贷款需求超过20亿元的,可以拆分申请。
卫生健康,重点支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综合医院(含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下同)、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传染病医院、优抚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涉及的设备更新改造。重点支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要求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科研等涉及的设备更新改造。设备要求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诊疗、临床检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涉及的设备购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科研等涉及的设备更新改造。
文旅体育,重点支持经营性体育场馆、健身活动场所、训练培训基地等体育运动基础设施重大设备购置更新;支持户外运动、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投资运营主体重大设备购置更新。支持旅游景区、度假区、重点游乐园(场)、数字剧场、音乐厅、歌舞剧院等文化旅游场所设备更新购置;支持文化旅游智慧化平台、数字化工程等建设所需设备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