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块包裹着史前海洋动物“菊石”的琥珀被发现,无论是为人类更好地探索琥珀的形成,还是为研究生态系统过去的状态及演变都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说,琥珀属于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树脂滴落埋于地下之后,伴随着压力、热力、时间的共同作用形成了琥珀,也因为这种特殊的形成方式,琥珀中往往会保留没有被腐蚀的动物躯体,并且主要以昆虫及陆生动物为主,这次“菊石”琥珀的出现实属罕见。
然而,正因为“菊石”琥珀的罕见,对其研究的难度也有所增加。事实上,在考古学研究中,寻找一个能过同时兼顾有效地检测到化石中完整的信息并且不破坏化石本身价值的研究手段,一直不是个简单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科研仪器出现,为考古研究提供了有利帮助。
例如此次“菊石”琥珀的研究中,为了获得琥珀中菊石的完整形态数据,就采用了X射线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借助X射线的穿透能力,结合计算机算法,在基本不破坏琥珀的前提下,或者高分辨率的菊石三维图像,便于后续菊石的特征分析。
除了X射线相关的检测、绘图技术外,在考古学中,碳14测年法作为一种用于判断化石、文物大致年份的技术也有较为广泛的运用。一般来说,碳14测年法离不开止步的帮助,考虑到化石、文物的出土请款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测年前,需进行预处理,以去除所有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的污染物,这其中可能牵涉到多种实验室前处理仪器。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必须要提的考古主力军——拉曼光谱。一方面,拉曼光谱仪能够快速、准确的探索化石等的内部信息,解析其中的矿物信息及相关的地质信息;另一方面,针对出土的文物,拉曼光谱还可以对其表面信息及内部腐蚀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其中蕴藏的古代制造技术同时,为文物修复提供足够的有利数据。
从显微镜到色谱仪,考古可以用到的科学仪器越来越多。随着这些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仪器出现,时间在文物上留下的历史信息,如同书页一样,一页页被揭开,未来终会有一天,人们可以从考古中了解到一个足够完整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