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运行能力体系建设

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筹建过程中,在质量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创新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和联盟建设等方面,结合产业分布、上中下游产业链结构的特点,以产业需求出发,不断创新理念和模式,建设满足中心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运行能力体系,发挥中心在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中的作用。


一、质量体系建设

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

中心质量体系在筹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等的要求,以及环境试验、化学分析、金属检测等涉及的测试领域的特殊要求,对原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使其满足CNAS-CL10、CNAS-CL19等的要求。此外,中心依据 GB/T 19001-2016/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相关要求,专门制定了《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标准制定、科技创新及产品开发管理制度》,对标准制定、科研和产品开发等业务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保证工作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组织机构建设与职责

在建立中心组织机构时,明确业务范围除传统计量检定、校准以及磁性材料产业关键参数测试之外,还包括标准编制和产品研发等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所要求的创新性内容。中心专门设置磁测实验室、材料分析室、产品应用研究室、标准技术室和综合室5个部门,分别对应负责相应领域的计量、测试能力的建设及项目的开展;专用计量测试装置研制、测量方法制定和成果应用等计量科技创新;组织 / 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中心宣传、活动组织、客户服务、联盟运行等各个方面工作。考虑中心筹建过程中,人员交叉参与多个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机构对各部门职责及负责人进行明确,并实施每项筹建任务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确保筹建任务顺利推进。


图1 5·20世界计量日活动


二、创新体系建设

1.计量科技创新资源开拓

中心计量科技创新工作紧跟地方、国家的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通过公开申请、课题竞标等方式,积极争取质监系统外科研攻关项目,在磁参数现场校准、磁性材料应用研究等方向,争取到市科技局、国家科技部等渠道项目。在磁矩测量方法开发等前沿性技术研发项目,争取到与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进行技术交流与数据比对。


2.产学研合作开展

随着产业链不断创新发展,磁材企业面临参数检测标准空白、缺乏专业设备等共性技术难题,中心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检测设备生产企业等技术团队,与企业就磁通量在线测量技术研究、磁矩标样制作与测量方法研究、磁性材料力学性能定量测试等多个项目进行合作研发。中心牵头推进产业产学研合作,促进行业创新要素向企业聚焦,推进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效率高、应用性强的科技创新项目加快实施,解决企业在日常对外贸易、产品质量检测等实际应用方面的相关参数测试难的问题。


3.成立创新团队、推出计量科技创新机制

结合产业特点及团队专业特点,中心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磁参数测量方法研究及装备研制、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参数测量方法研究及产品研发、标准和技术规范编制、化学检测分析4个创新团队。为了促进创新工作的开展,提升团队的科技创新热情和产品研发成效,对于在新产品开发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项目,中心推出明确的鼓励机制。


图2 全省产业计量工作培训班现场教学活动在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举行


三、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与产业畅通的信息对接渠道

具有一批稳定的客户群体后,中心在前期不定期问卷调查、电话咨询、重点走访、组织座谈等多种形式的基础上,采取上线业务网站、开办《磁材与计量》杂志,开辟专门的业务通道等多种方式持续宣传中心动态及维护客户关系,实现与行业之间即时信息互通。中心技术人员兼职业务员,利用邮件、QQ、微信等便捷的媒体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 “面对面”了解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取消传统专职业务员中间渠道,缩短信息传递链。业务网站上线后信息的快速传递,开拓了一批磁性材料下游应用企业、稀土永磁生产企业以及全国相关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等客户。


2.创新服务项目

为了满足企业需求,中心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形式,并将好的服务模式常态化,公共实验室开放、企业打包检测、集成式计量系统现场检测等多种服务模式广受企业好评。公共实验室开放检测,针对检测设备投入高、操作要求高、检测频次相对较低的项目,中小微企业申请审批后便可享受公共检测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设备及人员投入,可以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线升级、产品研发等方面,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创新服务形式

中心通过宁波市计量测试学会,组织行业参数的测量技术应用、计量测试问题的讨论、计量测试方法的宣贯、测量技术如何帮助企业质量控制等技术培训课程。宁波市磁性材料商会作为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联盟的成员,充分发挥其与产业紧密联系的优势,在中心宣传、活动组织、标准宣贯、客户联系等方面配合中心工作,获得更快更好的工作成效。


图3 中心中英文网站


四、人力资源建设

1.技术人才队伍搭建

产业中心形成了一支11人的专职技术团队,团队由博士研究生和高级工程师牵头,领军人物分别覆盖了磁材产业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下游应用全产业链,各领域都配备专业硕士研究生,并配置质量管理、业务员等技术人才,团队完整,并形成了合理金字塔式结构。其中计量、测试技术人员经过专业确认后上岗,在服务产业过程中专业性强、速度快、效果显著。


2.管理团队搭建

中心管理团队由依托单位高层管理人员带头,并安排单位业绩突出的业务、行政、质保等领域管理人才配套支持,带领中心成员落实管理工作,管理团队具有专业的管理技术、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判断能力,为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明确方向。


3.人才引进、培养与考核激励

人才团队搭建实行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团队领头人通过按需引才,引进了具备丰富新材料工作经验的技术型人才和综合型学术带头人才。积极培养技术骨干,通过进修学习、企业蹲点学习、外出培训等多种方法促进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为提升中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归属感,稳定技术人才队伍,在人员专业素质培养、日常生活、继续教育等方面予以最大支持。


图4 实验室开放日活动


五、产业联盟与平台

1.产业联盟建设

成立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联盟,目前已超过40家联盟成员,包括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商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产品生产企业、测试装备生产企业等行业产学研机构。联盟的核心任务是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共同研究产业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技术和关键参数的测量、测试技术,开发产业专用测量、测试装备,使产业计量测试技术满足紧密服务行业发展的需求。


2.产业平台搭建

中心在联盟的基础上提出大平台概念,包括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联合开展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创新资源高效应用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推行产业创新成果的发布、转移与商业化运用的技术转移平台;积极同国内外相关领域及组织展开联系,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开放共享合作交流平台;建立一个包括材料设计、研发、生产、测试、应用在内的数据库,逐步实现能服务于行业资源合理配置的产业大数据平台;接受政府部门、国内外企业及其他社团的委托,开展技术咨询、项目论证、标准制定、专业培训、人才培养等项目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大平台的目的是以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为目标,集中行业资源,提高行业凝聚力。


3.联盟和平台运行

联盟成立之后,牵头了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工作,与人社局联合举办了宁波市磁性材料智能制造紧缺人才市级高研班,不定期举办了表面处理、电镀等多次专题计量需求会议,不断邀请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磁测专家、国家计量院和高校、科研机构磁学领域专家做专题报告,连续主办了三届中国(宁波)国家磁性材料产业技术与市场高峰论坛,促进产业信息和资源共享,和产业产学研合作,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方面发挥联盟和平台的作用。


六、结束语

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在建设运能能力体系过程中,以磁性材料制造企业、应用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人才队伍与创新服务体系,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搭建产业联盟与平台,充分调动依托单位和联盟成员的优势和积极性,促进产业资源的集聚,紧密跟踪产业发展新需求,持续提高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水平。


(作者:宁波市计量测试研究院(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蓝羽青)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