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入式人体传感器中,他选择从微创式动态血糖传感器入手。谢曦介绍,动态血糖监测仪在临床中需求广泛,它能够长时间插入皮下监测病人的血糖,不仅能连续反映血糖变化,还可以免除糖尿病人频繁指尖采血的痛苦,“比如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动态血糖变化调整相应的胰岛素用量”。国外的相关技术在不断迭代,但由于缺少技术突破,目前这种医疗传感器还没有实现国产化。因此他决定投入这一领域,对动态血糖检测仪进行攻坚。
虽然,谢曦此前所做的纳米针头阵列和植入式传感器有相通之处,但从“体外”到“体内”是一个质的跨越。他说:“通常植入式的医疗仪器从研究到最终进入临床,周期至少需要10年,我准备花很长时间来‘啃’这个项目。虽然基础功能已经在实验室里实现,但传感准确性要达到临床的严格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迈出这一步很不容易,学生有毕业的要求,科研有经费的压力……”他知道做这种长线项目会很“难熬”。然而最难的还不是科研“性价比”的压力,而是交叉学科知识的积累和贯通。
事实上,随着前沿科技的发展,靠单一学科就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需要交叉学科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谢曦面临的困难,不少学者也深有体会。
为了突破这个医疗技术难题,谢曦的办法很朴素:一边当老师,一边当学生。
“我们团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虚心、高度交叉。”谢曦介绍,微介入式传感器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囊括电子、材料、人工智能算法、生物、医学、化学等,而且学科跨度很大,“比如学电子的学生和学生物的学生其实很难想到一块去”。作为一个交叉学科项目的博士生导师,谢曦所面临的要求就更高了,“最起码核心点自己都得懂”。
“我经常和不同专业的同学请教,带着我的学生去看其他生物学生做实验。教授都太忙了,所以我经常先和他们的学生请教入门技术。实践起来才知道,生物实验的操作和理论完全不是一回事,深奥程度更是不可测量。”
“临床医学和生物又不一样,在临床上,我就把自己当实习生。现在甚至考虑读一个临床医学的在职学位。”
“我也经常和自己的学生讨论问题,每个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各有特长,向学生请教是很正常的事情。”谢曦的办公室让给了一些临时还没有分到座位的同学,他自己则和学生们坐在一起。
对于研究交叉学科来说,教学相长的心态或许是必备条件。
按照谢曦的计划,单是一个微介入式动态血糖传感器就要“啃”10年甚至更久,他还希望攻克微介入式动态激素传感器等精密仪器。如此算来,他大概要当一辈子“学生”。但他完全不认为这丢了当教授的面子,反而抱着一种特别感恩的心态:“有人愿意教我,我已经谢天谢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