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抽血测过血糖、激素吗?觉得扎针太疼或过程繁琐?
中山大学青年学者谢曦,一直在尝试改进这些医学诊疗技术,近年来他边学边做,研发了多种可穿戴人体健康传感器和生物科研传感器。去年,因“将光电传感技术与生物医学交叉融合,为生物研究和医学诊疗提供前沿工具”,谢曦入选《麻省理工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
谢曦
谢曦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毕业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但耀眼的简历并没有让他停步不前。最近,他决定进行一场更加艰难的跋涉:做好奋战10年的准备,和植入式动态血糖传感器“死磕”。这不单是为了解决血糖等健康指标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谢曦也希望打破我国在生物医学传感学科领域成果稀缺的现状。
2016年,谢曦成为中山大学生物电子学科带头人。生物医学电子学科属于新兴交叉学科,聚焦于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解决生物、医学等基础研究中机理机制、重大疾病等关键难题。
科学家在困难里冲锋陷阵,普通人就有改善生活的希望。在开启新的跋涉之前,谢曦成功研发了一种可用于药物筛选的科研仪器——体外细胞微纳芯片。科学家在筛选药物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向每一个实验细胞注射药物,并精准地监测效果,而体外细胞微纳芯片则是给药和监测其药物反应的工具。
这是一种十分精密的生物电子传感器。为了把药物高效地送达细胞,并精准地监测效果,每个细胞都需要插入数十个纳米“针头”,这些“针头”安装在直径为几百纳米的电极上,密密麻麻的电极则安装在直径1平方厘米的微加工芯片上,小小的芯片形成一个纳米针头阵列。
谢曦做的这种“袖珍针板”是一种救命的科学仪器,能助力科学家进行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筛选。但在研发科研工具的同时,他还发觉,一些实际医疗场景中,需要能够用于人体的电子传感器,实时传输病人的健康情况,“我希望开发一种临床应用型技术,解决一些病人的需求”。
比如有些病人需要实时监测心脏、血压等情况,他就利用柔性电子材料制作成可穿戴传感器,贴附于人体皮肤外,更便捷且连续地监测心电、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
然而研究越深入,和临床结合越紧密,谢曦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棘手。在病人住院时,往往还需要监测血糖、激素、代谢物等情况;而对于一些服药病人,有时还需要精确掌握体内药物的浓度变化从而进行动态调整,部分需求目前只能靠一次次抽血来实现,无法实时监测。能否研发一类微介入人体的传感器,实时传回这些生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