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辉:当然会,因为指标评价标准就是一个指挥棒。但目前来看,从国家层面到学校、科研所已慢慢改善这个情况,不以论文为评判标准。习主席也曾说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是个很强的趋势。我们高校已开始开展多种评价体系,鼓励并实行多种措施来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建立良好的渠道。
Q:您认为企业应该是扮演怎样的角色和校方共同去推动传感器产业发展?
孙旭辉:企业其实是由市场和利益驱动。所以在企业这块,实际更多是看到了科技给企业的赋能和带来的利润。这点如果形成趋势后,企业对于技术的追求必然成为一个主要的驱动力。特别是现在的科创板,加上北交所成立之后,对企业来说,他觉得科技含量和研发能力可以直接给他带来效益和利润。
另外是对于市场,国家在鼓励转型,低科技、高能耗的产业慢慢淘汰,那这时候企业就要追求高科技引领产业方向。所以这两块形成合力以后,将来企业对于技术追求、科研能力培养以及产业聚集是一个比较大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Q:全国很多地方都在推进传感器产业建设。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来看,请您对国内各地在打造传感器和物联网产业链与生态建设提出建议。
孙旭辉:这是好事。从地方政府重视传感器的发展,可以看到传感器这个产业的市场前景。实际上,这些都有非常好的市场驱动因素在里边,有利于我国传感器的发展。
但是,各地政府在推进传感器产业建设时不能一窝蜂而上,这种情况最后会伤害到产业的发展。其实,我们国家现在传感器行业总体来说处在早期。从市场高度依赖进口可以看出,我国特别优质的传感器企业,还没有那么多。
各地都在推进传感器产业的时候,应该首先看到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后端的市场优势,综合定义自身传感器产业的一个方向或领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进一步说要有选择性。不能只要是传感器企业,就落户到产业园,不要把传感器产业做成一个地产。要真正结合地域优势,比如劳动力优势、加工优势或市场优势,有选择性的打造一个门类或者几个种类结合的传感器产业链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