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天,只需一款VR设备,就能足不出户逛遍各大商场;暴雨来袭之前,就能收到身边某处可能被水淹没的安全提示;高峰期出行,可实时查看道路交通拥堵情况,选择合适的路线......十多年前,只有科幻电影里才会出现的高效、便利和有温度的生活方式,如今正伴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完善,逐渐变成现实。
近年来,随着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作为城市的感知神经末梢,以传感器为基础的物联感知设备是智慧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那么,智慧城市将往何处去?传感器如何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传感器企业如何把握机会?
围绕上述多个问题,感知芯视界近日采访了汉威科技集团(下文简称“汉威”)董事长任红军,就当前智慧城市现状与趋势、机遇与挑战以及企业战略布局等重要话题进行了探讨。
△汉威科技集团董事长任红军
作为深耕传感器领域二十多年的行业翘楚,汉威1998年从传感器起家,基于雄厚的技术沉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成为了少数构建以传感技术为核心,逐步打通传感器、仪器仪表、物联网等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企业。
2009年,经历“十年磨一剑”的漫长技术积累,汉威在创业板上市,成为我国传感器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目前,汉威所形成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已经在智慧城市、智慧水务、智慧环保等20多个行业和全球近百个国家广泛应用。根据汉威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2021年度集团实现营收23.16亿元。
而在这亮眼成绩的背后,与创始人任红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工程师出身的任红军,不仅是气体传感器研发生产的开拓者之一,他还有诸多攀登行业高峰的丰富履历:主持了1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的实施,开发的气体传感器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成果获得了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等。
以下是专访对话内容,希望能为后疫情时代的传感器从业人士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赋能智慧城市向纵深发展,传感器大有可为
Q1 近年来,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请您谈谈智慧城市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智慧”在哪里?
任红军:全国多地从智慧城市示范到现在的纵深发展已经持续很多年,但目前来看,智慧城市更多的还停留在仅仅有一块“大屏”和平台,感知方面相对比较欠缺。我认为下一步智慧城市的发展,应该朝着更泛在、更动态的感知这些方向去纵深发展。
所谓的“智慧”,如果没有信息和感知是谈不上智慧的。感知将是若干年后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除此之外,未来感知的设备多了,对物联网平台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如何打造一个能够大数据量并发且稳定可靠运行的物联网平台,也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那么,有了感知设备和物联网平台以后,就可以动态且泛在地将感知数据提取出来,通过物联网平台的管理和加工,以及AI、算法等一系列处理流程,最终实现对所有的城市事件进行闭环管理。城市兼具感知与思考的智慧化管理能力,将是未来真正需要的前进方向。
Q2 您认为智慧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传感器企业如何在趋势中把握机遇?
任红军:现在智慧城市发展还处在初期,很多大城市还需要向纵深发展,中小型城市的智慧建设甚至还没有开始,这将是非常广阔的市场。未来真正的实现“智慧”,首先要有更多的传感器来实现动态、泛在的感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闭环的应用,才能解决客户实实在在的问题。
基于这种判断,一方面,传感器企业要围绕着智慧城市的需求,做好自身传感器的核心技术。用真正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智能传感器去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传感器企业要善于打通下游应用。只做传感器很难走向市场,所以要么和智慧城市应用单位保持良好的生态合作关系,要么企业本身的一些子系统加入智慧城市的建设机会中来,可能这是传感器企业应该做出的选择。
Q3 关于传感器驱动智慧城市建设,请问您还有哪些想要表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