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行业前瞻 » 正文

行业前瞻|2024年我国电力市场发展趋势


  来源: 北极星售电网 时间:2024-03-17 编辑:清风
分享到:



本次进一步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是适应新能源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我国电力能源低碳发展的转型需求。2024年,全国各地将根据文件要求,全面梳理辅助服务市场高效运行收费标准,健全相关服务价格体系和交易方式等,于2024年7-8月前重新明确辅助服务价格机制与水平。


配电网将迎来颠覆式转型变革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相关部门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新形势下配电网的发展提出的具体要求。


配电系统是塑造新型电力系统和分布式智能电网的重点领域,是区域多能源互补协同平台、交易平台、分布式能源接入与消纳服务平台。伴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高速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体量的日益增大,电力市场基本建设不断深入,都是对配电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推进“双碳战略”总体目标、支撑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配电网需具备更强的承载能力,在结构上从传统的“无源”单边辐射网络向“有源”双向交互系统转变,以适应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等各种新业态接入需求。《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配电网承载能力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配电网承载力和灵活性显著提升,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


不难想象,2024年,无疑是配电网建设改造的关键一年。促进网源协同,提高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承载力、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负荷承载力;推动网储协同,提高配电网灵活调节能力。


电力供需总体呈现紧平衡


预估2024年全国各地电力消费稳定增长,2024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内全国各地电力供需形势整体紧平衡。预估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在6%左右。


【2023年,电力需求呈现分化趋势,发达经济体电力需求大幅下降,而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由于经济活动刺激电力需求上升,电力需求出现强劲增长。中国在2023年的电力需求增长了6.4%,中国估计到2026年的1400千瓦时的电力需求仍占欧盟目前年用电量的50%以上。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2024年电力需求增长为5.1%,然后逐步放缓至2025年的4.9%和2026年的4.7%。】

——国际能源署《2024年电力市场报告》


【预计2024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8万亿千瓦时,比2023年增长6%左右。预计2024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4.5亿千瓦,比2023年增加1亿千瓦左右。】

——中电联《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近些年,在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呈逐年攀升的趋势。2023年,在我国全社会用电量9.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7%。自2015新一轮电开始的8年以来,在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已累计增长36741亿千瓦,超出2009年全国各地全社会用电量(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6430亿千瓦)。


依据中电联预测分析,预估2024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内全国各地电力供需形势整体紧平衡。电力供应与需求,及其天气的不确定因素等多方面因素交错累加,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了不确定变量。充分考虑电力消费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等状况,预估2024年全国各地电力供需形势整体紧平衡。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内,在综合考虑跨地区跨省电力互济前提下,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南方地区等区域部分省份电力供应偏紧,一部分时段实施需求侧响应等举措。


(以上内容节选自《2023年售电行业年度报告》)


关键词:电力市场    浏览量:1369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市场观察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