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仪商网!

负离子检测仪负原理阐述及选择归类

气负离子检测仪原理
      空气离子测量仪是测量大气中气体离子的专用仪器,它可以测量空气离了的浓度,分辨离子正负极性,并可依离子迁移率的不同来分辨被测离子的大小。一般采用电容式收集器收集空气离子所携带的电荷,并通过一个微电流计测量这些电荷所形成的电流。测量仪走要包括极化电源、离子收集器、微电流放大器和直流供电电源四部分。
     根据收集器的结构不同,主流负离子检测仪可以划分为平行板式和Gerdien 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两种类型。
      1.   Ebert/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
      平行电板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低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AB是一组平行的且相互绝缘的电极,B极顶端边着一个环形双极电极,空气通过右下角的风扇吸入,空气中的负离击打A/B电极放电,电荷传导到E环形电极形成自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
     这种检测仪技术上比较成熟,造价成本也比较低,但是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另外这种结构自身的弱点容易导致电解边缘效应,容易造成气流湍流,造成检测结果偏移较大。
     2.   Gerdien 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
      双重圆筒轴式离子检测仪是目前中高端空气离子检测仪成熟的一种方法。整体结构由3个同心圆筒组成,外围筒身及内轴为电极,空气通过圆筒时,离子撞击筒身跟轴产生放电,放电信号被记录,从而可对空气中正、负离子数量及大小进行测量。
     这种检测仪技术上已非常成熟,但由于内部复杂的结构及控制,造价成本高昂,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平行电板式结构固有的电解边缘效应,同时圆筒本身的结构及特殊的进气方式可以保持气流通过的平顺性,对离子数量及大小的检测精确性有极大提高。
     通用型空气负离子检测仪:
      NKMH-103NKMH103高精度双模负离子检测仪
     AIC1000/2000 空气负离子检测仪
      KEC900/990高精度负离子检测仪
    这三种仪器均属于平行电板式结构,适应范围广,量程大,适用于各种负离子发生器(空气清新器、负离子空调、吹风筒)及机能性负离子产品(宝石、电气石等)的效能检测、环境(温泉、SPA、精油、瀑布、森林)离子浓度测量及各种条件下的在线测量等。
     机能性矿石类产品空气负离子检测仪
      COM-3010pro矿石负离子检测仪
     该产品属于Gerdien冷凝管结构,为专门适应各种机能性矿石手链、天然矿石(电气石)、陶瓷、负离子粉等物质与相关商品的负离子释放浓度。具有精度高,测量准确的特点,具备连接快速热敏打印机功能,可方便此类产品现场演示负闻子产生效果操作。
      林业局、研究机构等专用空气离子检测仪
     COM-3200pro高精度负离子检测仪
     COM-3400增强型高精度负离子检测仪
     COM-3600高精度专业型负离子检测仪
     COM-3800高精度专业型负离子检测仪
     此4款产品专用日本JIS认定的Gerdien 冷凝器式/双重圆筒轴式结构,具有测量精度极高,测量范围广特点,高精度、长寿命的传感器经过特殊强化处理,可以适应不同场合下各种极端环境里的应用,具备完善的数据接口及配备专用控制软件,可实现远程实时不间断控制测量,完全满足林业局、各研究机构等的要求。
     迁移率与离子大小
     离子迁移率K(单位:cm2 / V·sec)表达了离子运动速度的快慢程度。即电场强度E=1V / cm, 离子移动的速率(单位为cm / sec) ,其同样也就表示了离子体积的大小。因为在同一电场强度下,相应的离子体积越大运行速度越慢,体积越小运行速度越快。因此,离子迁移率K值越大,就表示离子体积越小,K值越小,表示离子体积越大。
     空气的离子,按其迁移率(单位:cm2 / V·sec)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离子迁移率大于0.14为小离子,而只有小离子、或称之为小离子团才能进入生物体,吸入人体的多是以负氧离子团的水合物和碳酸根氧离子团的结合物为主。
      科研人员研究了小的负氧离子团对人体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肺部呼吸的三个途径:一、局部的可加速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二、体液的进入血液后,放出电荷,作用于细胞、蛋白质,进而氧化、抑制血液中的5-羟色胺;三、反射的刺激内感受器官、神经系统传导、而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系统,其电荷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直到影响神经功能。

声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