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是2021年一整年的热点词,汽车领域缺芯尤甚。
根据汽车行业数据预测公司AFS(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最新数据,截至2月13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累计减产量约为52.74万辆,较截至2月6日累计减产量(37.05万辆)大幅增长42%。
消费电子产业也逃不过缺芯的冲击,华为、真我、荣耀、小米手机的多款热销机型都处在缺货状态。1月23日,消费电子大厂长盈精密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超过6.5亿元。公司表示,部分生产制造基地受疫情、客户芯片短缺等影响,产能利用率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是原因之一。
2022年还会缺芯吗?缺芯什么时候能够缓解?其中又能够浮现哪些机会?
2021“缺芯”始末
造成2021年“缺芯”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1月2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芯片短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社会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芯片作为智能设备最关键的组成部分,需求持续增长;二是全球疫情蔓延,个别国家对他国企业进行无理的制裁和打压,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冲击。此外还有多种因素的叠加,客观上造成了“缺芯”问题的出现。
为何汽车领域的“缺芯”最严重?
“缺芯首先表现为汽车电子出现大面积停产,主要是由于缺少相关的EPS和ETC芯片。”万业企业副总裁兼董秘周伟芳此前对第一财经表示,华为2020年采购了1800亿元的芯片,把主要芯片厂的产能份额都抢了下来,代工厂也将产能主要给了这些头部公司,导致中小芯片设计厂拿不到产能。而汽车电子厂家在传统芯片厂的投片量大约只占5%,因此缺芯情况下,汽车电子的产能首先受到影响。
据周伟芳描述,与手机芯片设计公司缺产能直接向晶圆厂沟通不同,汽车电子不直接向晶圆厂下单,其采购机制层层传导:先是汽车厂排产能,下单给集成厂,集成厂再向模组厂下单,模组再到芯片,产业链较长。“所以手机厂商对终端的感知会比汽车电子早两个月左右。”
汽车半导体企业芯驰科技副总裁徐超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一方面,全球新冠疫情席卷使得主机厂下调了2020年下半年的产能预期,芯片行业分配给汽车产业的产能随之大幅减少,而各种危机性事件和自然灾害又造成半导体制造和封测整体产能下滑。
比如马来西亚在全球疫情缓解之后发生了二次疫情,对车规芯片造成了很大冲击。中国台湾地区2021年是30年来降水最少的一年,此外美国德州暴风雪、东南亚台风、地震等,这些事情叠加到一起,对产能供给造成了直接影响。
徐超表示,另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的复苏比预期快,对于芯片的需求急剧增加,而芯片的采购周期一般需要半年以上,与汽车产能的爬坡二者之间存在时间差,无法迅速实现供给平衡。
“所以可以看到,汽车行业跟半导体行业如果缺少沟通交流,缺芯会阶段性存在,但是疫情也进一步放大了这个事情。”徐超表示,另外,还有人为因素,不少代理商和经销商恶性囤货和炒货。
2022年芯片需求乐观
整体来看,市场对2022年芯片需求持乐观态度。
全球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在1月13日的业绩交流会上表示,5G和HPC(高性能计算机群)相关应用的行业大趋势支撑了半导体需求的长期结构性增长。
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志正表示,2022年全年,预计整个半导体市场(不包括内存)将增长约9%,代工行业的增长将接近20%,而台积电的代工收入预计能够实现20%以上的增长(以美元记)。
IC Insight近期更新了2022年全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增速,为约11%,而2021年增速达25%。“2017年是半导体大年,整个半导体(供给)非常紧张,那一年全球的需求增长在13%左右,2022年是接近2017年13%的高增长。”某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表示。
该分析师认为,半导体需求看的是增量市场,主要是汽车、IoT和矿机三大块。
汽车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8英寸的功率半导体。约30%的8英寸晶圆下游在汽车领域,预计未来这一比例会增长到60%。由于汽车的大量需求存在,8英寸需求将长期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