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著名雷达信息处理专家,近年来,他接连喜迎其人生高光时刻。
2021年11月,他迎来其科研人生的高光时刻,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5月,他再次迎来其科教人生的高光时刻,担任副部长级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龙腾长期从事空天雷达信息处理的基础科学研究,在星上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合成极窄脉冲雷达系统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兼任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号处理分会主任委员。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副校长、校长助理、信息与电子学院院长。
十余年磨一剑,让卫星携“脑”添“智”
作为我国雷达信息处理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龙腾深耕空天雷达信息处理技术三十余载,于星上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合成极窄脉冲雷达系统等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
雷达,宛如人一般,具有“眼、耳、口、鼻、舌”,可感知收集信息;它也恰似人一样具有“大脑”,能处理所获取的信息。龙腾率北理工雷达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长期聚焦专攻的,便是武装与升级雷达的“大脑”。
传统的遥感卫星信息获取链路是地面任务规划、星上数据采集、原始数据下传、地面处理后信息分发到用户。随着我国高分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星上获取的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海量数据需要传输、处理再分发,这便面临一个突出问题——缓慢。
倘若让卫星携带智慧“大脑”上天,它便能剔除无效信息,仅需要传输最终结果,数据量由此将大为精简。由此一来,地面接收数据的装置也将小巧玲珑起来。一艘船、一辆车甚至一个携带装备的人,均可接收有效信息。
然而,要让卫星带着智慧“大脑”上天谈何容易,因为其约束条件太多,不能太重也不能太大,可用的处理资源仅有地面的1/10到1/100。
早在2000年前后,龙腾科研团队就有一个以星上实时信息处理为目标的预研课题。可是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这一课题在当时被认为 “异想天开”。 然而,龙腾科研团队并未由此轻易放弃,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发力,坚忍不拔地推进这一创新课题,结合新的技术手段,设计新的实现路径。
架构、算法、芯片……一个个环节,恰似一道道难关。十余年磨一剑。历经十数载潜心攻关,龙腾科研团队跨越漫漫雄关,终于大功告成,一项创新性科研成果遂应运而生。
北理工雷达技术研究所由此成功构建了我国首个光学卫星星上处理系统和首个微波成像卫星星上处理系统。其形成的有效信息数据量仅为原始数据的千分之一,能从卫星直接广播给最终用户,延迟仅为分钟级。该项技术成果于201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至今,该卫星星上处理系统已经稳如磐石般运行多年。该项科研创新成果的应用单位对这套系统的评价是——“革命性突破,跨越式发展”。
不久前,龙腾喜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殊荣。
千米之外辨虫,支农雷达似“火眼金睛”
龙腾带领的是一个充满创新活力的科研团队,该团队荣获过众多科技创新类奖项,攻克过诸多科研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