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科学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和规模,深度解析科学仪器产业链短板和创新链痛点,快速形成科学仪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学仪器的全面发展,2023年3月24日,第三届中国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研讨会在山东济南成功召开,100余位来自政、产、学、研、用的各界代表积极参会交流。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是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应用示范基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共同主办的,由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彤在致辞中表示,科学仪器从业者持续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积极响应、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以自主可控、高质量的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作为仪器仪表领域的国家级科技社团,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坚持发挥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最广泛的吸引和团结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科技人才资源优势,致力于搭建展览展示微交流等平台,为会员成长和学科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精准的服务。
大会报告环节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方向研究员表示,质谱技术的发展同时受到应用和技术牵引,应用牵引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监测、能源化工、特种需求等,技术牵引涉及性能提升、新工艺、新功能、新原理等。未来质谱技术的发展趋势必然朝着极微区、极低含量、极高分辨、极高准确性、极复杂机构、极复杂数据、极特殊环境等方向进行。我国质谱技术发展在国际上总体处于跟跑阶段,少量技术领先或并跑,但工程化与产品化技术仍然不足,绝大部分仪器产品依赖进口;此外企业研发力量投入不足,工程化研发人才较为匮乏,民用产品竞争力较弱。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年夫顺研究员对国产仪器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科学仪器投资大,发展要有长远打算;科研经费来之不易,要十分珍惜;尊重客观规律、突破关键核心;国产企业应自强不息,打造世界知名企业。对于国家应给予的政策支持,年夫顺认为应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坚持分类安排、适度定向扶植;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要广开财路;科研诚信体系急需建立,要实事求是;要打造牢固的科学仪器产业链生态;支持科学仪器创新发展,吸纳各方面人才;制定国产科学仪器最小采购比例政策,支持国产仪器。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韩玉刚研究员从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的阶段历史出发,介绍了我国高端仪器产业的现状,并对我国高端科学仪器的未来发展从创新路径、仪器研发、人才培养、支持国产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建议。韩玉刚研究员认为,发展国产仪器,要推动全产业链布局,要注重关键部件、工业软件、维修维护等产业基础配套体系的建设,要建设国产仪器综合验证评价平台、全国性科学仪器供需对接平台,要建立专门的科学仪器研制和技术职称人员职称评价体系,更要建立国产仪器文化自信,鼓励科研用户使用国产仪器。